在五花八門的反轉K線類型當中,吞沒形態屬于相當重要的一類,不僅出現頻次高,而且準確率也絕不亞于早晨之星和黃昏之星等形態。整體來看這種形態具有較高的實戰價值。孫志涵將給大家介紹兩種主要的吞沒形態及如何結合均線等指標進行運用。
吞沒形態的基本構成與識別:
吞沒形態主要分為看漲和看跌兩種,均由陰陽兩根K線組成。看漲形態出現在已確認的下跌趨勢當中,第2根K線的實體(大陽線)完全包含第1根K線的實體(小陰線),為典型的底部反轉信號。而看跌形態則出現在已確認的上漲趨勢當中,第2根K線的實體(大陰線)完全包含第1根K線實體(小陽線),為頂部反轉信號。這兩種形態均反映出買賣雙方激烈較量后原有趨勢開始衰弱,新趨勢即將主導市場。
在識別吞沒形態時,交易者要特別注意的是:
① 無論看漲還是看跌,吞沒形態幾乎不可能出現在市場盤整階段,大多數時候出現在長期或短期強烈的市場趨勢當中;
② 實戰中,若第2根K線的長度能夠涵蓋不止一根K線,則其所包含的K線數目越多,趨勢反轉的信號和力度就可能越強;
③ 第2根K線出現時通常伴隨著成交量的爆發,可結合量能指標綜合判斷有效性。
吞沒形態操作策略:結合均線和趨勢線:
無論是哪種形態,單憑一兩根K線就進場操作很容易出現虧損。為了更加精準地找出入場時機,我們需要結合其他技術分析工具。由于吞沒形態出現在明顯趨勢當中,在實戰中結合均線與趨勢壓力線/阻力線往往能收獲比較好的效果。
若市場正處于上漲趨勢,當漲勢末尾突然出現看跌吞沒形態,行情跌破上漲趨勢線的支撐位,同時均線指標配合出現死叉,則接下來市場就有可能反轉下行。投資者可考慮在接下來的第1-3根K線附近進場做空,借助斐波那契回調線設置止損。若你正持有多單,可在該形態出現后逐步減倉。下跌趨勢中出現看漲吞沒形態的策略則與之相反,操作原理相同。上述為一般情況下的操作策略,實際交易通常需要根據交易者的風格適當調整,當遇到看漲吞沒形態時,
若你是激進型交易者,則有兩個可選入場時機:
① 吞沒形態出現后的第1-3根K線附近(輕倉買入);
② 首次回踩趨勢線或均線支撐位(輕倉買入)。止損可設置在吞沒形態最低點或者根據斐波那契回調線設置。
同樣在看漲吞沒形態下,若你是保守型交易者,則比較適當的入場時機主要有兩個:
① 吞沒形態后首次回踩趨勢線或均線支撐位(輕倉買入);
② 二次回踩(輕倉)。止損建議設置在吞沒形態最低點下方。看跌吞沒形態情況下的操作策略與之相反。
我們以2009年8月初的英鎊兌美元走勢為例進行分析:
2009年3月英鎊兌美元開啟上漲趨勢,6-8月陷入震蕩上行狀態,然后在8月5日觸及1.7042最高點并出現了看跌吞沒形態。該形態出現的第三日行情跌穿了上漲趨勢線支撐位,且均線出現死叉信號,這意味著市場走勢很可能準備掉頭下行。
此時比較激進的做法是在該形態出現的第三日就首次進場做空,止損可設置在最高點1.7042。當行情意外反彈至吞沒形態第2根K線的一半位置,可考慮適當減倉。若你采取的是保守策略,則可在行情突破圖中20日均線時首次進場做空,止損設置同上,倉位切勿過重。當行情第二次向上測試均線,可考慮繼續加倉做空。
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吞沒形態出現后K線走勢比較散亂,沒有再次出現類似的吞沒形態,但出現反包的K線組合,則要小心行情還沒完全確認反轉趨勢,接下來還可能會沿著原有趨勢回調,這時貿然進場會比較危險。因此,在運用這一K線形態時,交易者要切記結合基本面、成交量、趨勢線等技術分析工具綜合判斷。
溫馨提示: 本文由名家分析師孫志涵團隊, 獨家策劃,轉載請注明出處。行情瞬息萬變,但萬變不離其宗。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盤操作依據,具體操作策略由孫志涵盤中給出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