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峰:【黃金白銀實戰】關于MACD背離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相信無論白銀投資的新手還是老手,都對MACD這一“指標之王”很熟悉。對于這個經典指標,除了常見的“金叉”、“死叉”,其另一精髓還在于“背離”的用法。本文將介紹MACD背離的本質以及其有效性判斷。
理清MACD背離的本質
在識別與運用MACD背離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背離的本質。MACD由兩線一柱構成。白線DIF就是快線(通常為12日均線)減去慢線(通常為26日均線)算出來的離差值,黃線DEA則是這些離差值的平均值,而MACD值(柱狀線)就是DIF與DEA的差值乘以兩倍后的數值。
如果看不懂復雜的計算公式,那你就理解為MACD其實就是兩條均線的運行情況。當兩條均線(比如12日與26日)差值縮小,DIF數值就變小,DIF線越來越靠近0軸,說明行情開始放緩,因為在一個加速行情中,短期均線總會比長期均線走得快。而此時,往往就會出現背離,白黃線與價格走勢相反。
當價格不斷創新高,MACD指標不再創新高時,頂背離現象形成;而當價格不斷創新低,MACD指標不再創新低時,底背離現象形成。背離的出現是當前加速行情開始減速甚至停止的信號。
背離的有效性判斷與盲點
在判斷背離的時候,許多交易者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到底該看白黃線還是紅綠柱?一般來說分為三種:看白黃線,看紅綠柱面積,看紅綠柱長度,但通常以白黃線為主,紅綠柱為輔。柱子的背離僅表明上漲或下跌動能減弱,而白黃線的背離,往往比較準確。若三者多次同時發出一樣的信號,這說明后面趨勢反轉的可能性更大,背離的有效性會明顯提高。
從理論上來看還是蠻簡單的,但實戰中總會發現,在識別有效的背離時總會遇到一些盲區,比如:
出現多重背離。市場在極強或極弱時可能會形成多種頂背離或底背離結構。2008年8月-9月銀價強勢下行,但指標偏向上行,初步發現指標底背離,是價格可能反彈上漲的信號。
然而銀價確實上漲了一會,但漲勢較弱。銀價在經歷弱勢反彈之后維持整體強勢下行趨勢,同時出現一個新的背離。從操作來看,碰到第一次底背離,可以選擇買入,但盡量輕倉,后面發現形成更多背離才適當加倉。值得注意,遇到第一次底背離就買入要做好錯失大行情甚至虧損的準備。
出現背離后價格維持原有趨勢,黃金市場從2007年10月-2008年初維持著強勢上漲的趨勢,而在2008年1月中-2月中初步發現指標頂背離,指標柱也基本位于零軸下方,這意味著空方可能開始增量,是下跌的初步信號。然而,隨后金價還是維持原有漲勢。
這一盲區可以借助不同分時圖的背離情況進行判斷。據經驗而談,背離的周期越大越有效,在實際操作中基本可以忽略掉1小時級別以下的背離,建議采用日線分析。在實戰中需要切換不同分時圖對背離進行確認。
當然,這些盲區出現的概率比較小,也不必因此完全否定MACD背離的準確性與作用,背離在實戰中依然是十分有效的技術分析工具。
宋陽峰寄語:
我們做的是投資,是以賺錢為目的,不是投機,所以都必須要有操作的理由。否則,都只會淪為du·博,我們要順勢而為,安穩賺錢,把握機會,穩健獲利,這才是真正的投資取勝之道!投資朋友如果在投資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到宋陽峰!
本文作者:宋陽峰【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