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寒銳鈷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55.03%至585.03%,但今天一字跌停。
與之對應的是1月26日,太鋼不銹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同比增長284.06%至327.70%,市場給了一個一字板和今天的高開。
背后的原因,太鋼不銹第四季度的利潤23億左右,超過了前三季度之和,大大超出市場預期。而寒銳鈷業第三季度賺了1.76億,而第四季度沒有超過這個數值,低于市場預期。
與這兩個極端相應的是業績在市場預期之中,不管是增長還是減少,那么股價波動也就不會那么極端。
企業的內在價值是股市長期運行的根本要素,賬目價值(報表)是企業最直觀和淺薄的價值體現,而市場對于企業未來價值的預期的不同,將決定給予哪些企業以賬目價值多高的溢價。
我們應該理解其關系,并且學會理解這種關系變化的態勢。
2002年貴州茅臺的年度報告,王亞偉執掌的華夏成長買入茅臺成為第一大流通股東,當時的茅臺還是剛剛上市不到一年的“小鮮肉”,股價不過二三十元。
而到了2003年,王亞偉已經止損離開了,可能貴州茅臺的最低價就有華夏成長的割肉盤。
對照K線大家感受一下,K線1是貴州茅臺上市的2001年,K線2是王亞偉買成第一大流通股東的2002年,K線3是王亞偉同學割肉的2003年。
我想說的是:
不管是過去三十年還是未來的十幾年,在具體某個時機和資產類別或者職業機會上沒有把握住機會,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但千萬不能戰略上踏空中國。
一時的錯過沒關系,這個時代總是給你下一次的機會,而且由于體量足夠大只要抓住一次就會很不同。
但由于狹隘悲觀而全方位踏空可就慘了,在機會最多的時代沒想明白,等未來想明白了機會也沒多少了。
最后,在現在這種接近全面恐慌的時候,請強迫自己把眼光放遠,不要只算計眼前三寸的那點兒小得失,試著仔細思考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機會是什么?
市場是一個“奇怪”的地方,難受的時候總是比你想象的更難受,但必然的歡暢來臨的時候也總是比你最樂觀的期待還要美好得多。坦然接受這點,也坦然享受這點。
試著去對一個較長周期里的利益進行規劃,然后對自己說一聲:明天,依然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