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資金進退路線圖揭秘
2016年新三板市場交易并不活躍,多家投資新三板的大戶放緩了投資步伐。分析人士指出,項目退出收益率下降、投資項目被套,令企業難以回籠資金進行投資,使得投資機構日趨謹慎。隨著IPO提速,受限于再融資新政的定增資金的涌入,新三板市場將迎來投資窗口期。其中,IPO概念成為投資主線。
數據顯示,2016年新三板機構股東戶數約為37萬戶,較2015年增長了約42%。截至2016年年底,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較2015年增長近兩倍。從數據上看,投資機構數量增速遠不及掛牌企業的增速。“經過2015年一波行情過后,新三板市場持續低迷,流動性不足,機構投資的熱情確實大不如前。我們手上只有兩個暫時退不出來的舊項目,沒有再投新的項目。”一位私募機構負責人告訴表示。
作為新三板投資的主力軍,私募機構和券商的投向引人關注。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共有15家企業獲得十家以上PE、VC的投資,排名前三為互動百科、新創未來、星博生物,分別獲得16家、15家、14家機構青睞。
在上述15家企業中,6家屬于信息技術行業,醫療行業、工業行業、材料行業各有3家。上述資管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大健康等行業,具備高競爭壁壘、競爭對手少,能夠享受政府優惠政策的特點,一般都是主流投資機構追逐的熱點。
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進入深度測試階段
新三板市場交易制度改革已進入落實階段。
據了解,相關交易制度改革,包括大宗交易以及集合競價,已進入深度測試階段,各家券商近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相關系統的測試。
“根據目前的測試方案,大宗成交確認時間為15:00至15:30,也就是當日成交的盤后。另外,考慮到很多新三板公司沒有交易,因此前一日收盤價為0且當日無成交的公司,禁止大宗成交申報,也就是說大宗交易要建立在有過價格或成交的基礎上。”前述北京地區的券商人士表示。
另外,在每個轉讓日盤后交易結束后,全國股轉系統將通過官方網站逐筆公布大宗交易信息,內容包括證券代碼、證券簡稱、成交價格、成交數量等信息,而轉讓公開信息涉及機構專用交易單元的,公布名稱為“機構專用”。
除了大宗交易之外,市場關注的另外一個交易制度改革是,新三板引入的集合競價將以哪種形式呈現?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測試階段集合競價交易將分別于轉讓日的 9:30、10:30、11:30、14:00 揭示一次即時行情,最后一個小時即 14:00 后每十分鐘揭示一次即時行情,最后十分鐘即 14:50 后每分鐘揭示一次即時行情。據了解,測試階段中,安排集合競價交易的時間段為9:15-11:30、13:00-14:55、14:55-15:00。
對此項安排,部分三板人士猜測這或類似于全國股轉系統高層提出的“不連續競價”,不過對此說法,記者目前尚無法從股轉系統方面確認。
逾1700家新三板企業去年派現225億元
數據顯示,目前新三板已有10576家公司發布了2016年報。其中,進行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公司2345家,約占披露年報公司的22%。其中,2001家公司對2016年利潤進行分配,包括派現以及送紅股,約占10576家公司的19%。1729家公司擬派發現金大約225億元。
具體看,較高比例派現的公司大多業績表現良好;高比例送紅股或進行大比例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公司,大多股本規模較小。總體而言,新三板企業利潤分配比例較高。其中,2016年分紅比例約為10%。
在上述發布2016年報的10576家新三板企業中,2001家公司對2016年利潤進行分配,包括派現或/和送紅股,占10576家公司約19%。1729家公司擬派發現金股利,410家公司擬送紅股。其中,同時派現與送紅股的公司138家,單獨送紅股的有27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