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單從做過的行業來看,國內商贏環球可以說是一家全能公司。賣過塑料板、PVC板、碳纖維制品,賣過螺紋鋼、金礦石和金精粉,還賣過蘋果酸,現在又進軍服裝行業,主營業務變更為女裝了。
雖然這么折騰,但商贏環球從未被“ST”過,原因是其業績非常神奇地保持著“偶數年盈利、奇數年虧損”的規律。拿最近三年來說,2014年因處置股權資產增加非經常性收益盈利,2015年因主營業務經營規模小及子公司停產虧損,2016年又靠在第四季度并購美國服裝企業再次扭虧為盈。
從這幾年的情況不難發現,商贏環球盈利時一般都有并購、處置資產等事情發生,純靠主營業務盈利的情況并不多見。那么2016年這場服裝行業的并購,是商贏環球終于下定決心打算在女裝界大展拳腳,抑或又是一場資本運作呢?
先從商贏環球并購的時間點來看,2016年前三個季度,商贏環球還虧損1670萬元,但在第三季度最后一天,即2016年9月30日,其完成了此前并購的相關股權登記手續,即以18.8億元現金收購了一家美國服裝公司環球星光95%的股權。這一下子令其第四季度營收4.23億元、凈利潤6095萬元,并最終在2016年實現凈利潤盈利3200萬元。
然而,雖然商贏環球2016年營收從2015年的1486萬元飆升至4.3億元,凈利潤也轉為盈利,但細看其財務報表,還是有幾項數據令投資者擔憂。
首先,其應收賬款從591萬元飆升至2.67億元,預收賬款卻幾乎沒變,僅為27.96萬元。其次,該公司自上市以來,除去2009年和2010年之外,其他年份的經營性現金流一直是負值。此外,商贏環球此次進軍的女裝行業,已是一片紅海的傳統行業,根據麥肯錫的報告,2016年美國服裝銷量為170億件,銷售額約270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僅增長2%-2.5%。業內預計,2017年,美國服裝行業也難以有多大起色。
再加上,在服裝行業線上業務強勢的背景下,商贏環球線下銷售占比高達99.68%,與當下大趨勢并不相符,為發展前景增添一絲陰霾。
資本挪移術
另一種說法是,商贏環球此番并購實為資本運作,那么在公司現金流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哪來的錢收購呢?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錢來自于商贏環球這么多年的資本運作。2016年9月底,商贏環球非公開發行2.6億股普通股,募集資金總額28億元,非公開發行股價10.41元,非公開發行對象為商贏控股有限公司、旭森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旭森投資有限公司等。但這些募資對象又哪來的那么多錢?拿商贏控股來說,2016年9月底并購完成后,商贏環球二級市場的價格為33.08元,遠高于10.41元的非公開發行價格。股票發行后,商贏控股等定增對象賬面上立刻就賺61.14億元。
當時的商贏環球實際控制人楊軍承諾,未來一年內、兩年內和三年內的凈利潤分別為6220萬美元、8460萬美元、11870萬美元,共26550美元,折合人民幣18.32億元。也就是說,定增完成后,商贏控股等定增對象賬面立刻增長61.14億元,但三年業績承諾僅僅18.32億元。即使環球星光未來三年一分錢不賺,定增對象彌補差值后,仍然凈賺42.82億元。接下來就要看商贏控股等怎么把賬面上的61億元轉成真金白銀。
除了定增,就是靠借款,商贏環球短期借款2億元、長期借款5000多萬元都補充了它的資金鏈。
定向增發募集了28億元,收購環球星光用了18億元,剩下的10億元商贏環球也沒閑著,而是花了9.7億元去買理財產品,不過買理財產品的收入公司并未披露,不知回報率如何。
或存關聯交易
另外,商贏環球今年6月發布的并購預案也被上交所問詢。此前,商贏環球發布并購預案,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收購上海創開100%的股權,從而間接持有美國服裝產業資產Kellwood APParel(以下簡稱“KA”)及位于香港的Kellwood HK(以下簡稱“KH”),初步定價16.98億元。
但上海創開與商贏環球及其實際控制人楊軍之間存在的隱秘關聯,引起了投資者及業內人士注意。
今年1月,商贏環球停牌籌劃重組。前不久發布的并購預案顯示,上海創開股東于今年4月8日變更為吳宇昌、楊勇劍,一周后,其注冊資本由20萬元增至18億元。其中,楊勇劍經查明與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楊軍存在共同投資關系。
此外,KA的主要資產來源于Kellwood Company(以下簡稱“KC”),而KC位列上市公司子公司環球星光的前五大客戶,環球星光去年對KC的銷售收入約4305萬美元。
因此,上交所要求商贏環球說明吳宇昌、楊勇劍受讓上海創開股權的原因、價格;18億元增資資金是否來源于上市公司或其實際控制人楊軍及其關聯方;上海創開股東、KC實際控制人與楊軍是否存在一致行動關系或其他關聯關系;并說明本次交易是否構成重組上市,是否為關聯交易非關聯化。
實際上,目前上海創開12.98億元收購KA事項尚未完成,卻已準備以16.98億元的價格將其出售給商贏環球,溢價4億元,而交易對方對業績承諾的補償金額合計不超過6億元。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說明上海創開收購KA的作價依據,并溢價4億元出售給上市公司的合理性,是否存在侵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情形。
聯想到其多年來的資本并購術,以及市盈率高達400多倍的股價,不知這次并購是否又是商贏環球的一次資本游戲。商贏環球由此再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原標題:老司機商贏環球不寂寞 只為一場資本騰挪大戲?)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