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昨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第一次股東會議在京舉行,來自45家股東機構的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確認了13名董事名單,國家隊占7位,在網聯的決策權中占多數。其余的6個董事席位分別給了騰訊、支付寶、中國電信、平安集團、京東和萬達。
昨日,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官方微信消息,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籌)第一次股東會會議在北京舉行,來自45家股東機構的代表參加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公司章程,并通過選舉產生了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監事會。下午,會議選舉產生公司董事長、總裁和監事會主席,并審議公司運行管理相關議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蔡洪波擔任網聯董事長,原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總裁、網聯籌備組組長董俊峰擔任網聯總裁,百度副總裁張旭陽擔任監事會主席。
在已經確認的13位董事名單中,國家隊有七位,在網聯的決策權中占多數。剩余6位分別分配給了騰訊集團、支付寶、京東金融集團、中國電信、萬達網絡科技、平安集團。
自從去年10月央行批復籌建網聯,到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和業務遷移,并于明年年中全面上線,在央行主導下,網聯建設進度超過預期。
同時,隨著股東名單和董事會等管理層選舉完畢,處于籌備期近一年網聯團隊,或將于今年9月中旬與公眾見面,并正式宣布成立。
對于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很多人也許會感到陌生,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成立網聯意義何在?
過去,我國支付清算網絡是以央行系統和商行支付系統為中心規劃建設的。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支付機構出現,機構手里的資金越來越多。但這些資金沒有納入支付清算網絡中。如此,風險隱患巨大。
加之這些大小不一的支付機構風控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機構甚至缺乏有效的風控措施,一旦出現危機,很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殃及整個銀行體系,最終影響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定。同時,支付機構不與央行直連,資金和信息就會缺乏透明性,游離于監管之外。這會對消費者的資金安全產生隱患。
今年6月30日,網聯平臺正式啟動業務切量。切量,也就是經過試運行后,支付機構日常的交易開始逐漸通過網聯來完成,網聯平臺開始轉接清算一般用戶實際交易場景的網絡支付業務。
經與央行及支付清算協會溝通,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計劃到今年底完成接入銀行數量近200家,接入支付機構近40家,同時逐步提升業務切量規模。
網聯的成立,實現了‘一點連接',使得支付系統的穩定性更優、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系統接入成本、運營成本將大幅降低,支付效率將得到提升。
從支付行業和社會效益來說,都非常有價值,是一件好事。通過網聯接入后,信息將統一匯總,不但有利于監管,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而且將幫助支付機構合規管理和健康發展。
相關人士表示,網聯有望規范市場,完善我國現有的清算模式,統一技術標準,從而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支持創新,促進公平競爭,保障資金安全,防控金融風險。
結束語:通過網聯這個平臺,央行能夠進一步規范備付金管理。在網聯平臺的支撐下,資金轉移會被實時"跟蹤",備付金監管的效率和有效性提升的同時,避免了備付金被挪用等情況的發生,更好的保障了消費者的資金安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