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創業嗎?你還在迷茫嗎?十位創業大咖告訴你創業的“苦”與“酷”。
滴滴程維:為了生存和活下來,只有殺出一條血路。
目前,滴滴已從出租車打車軟件,成長為涵蓋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大巴等多項業務在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 2017年3月29日,滴滴出行宣布4月1日起停止向全北京地區(包括六環外)非京牌網約車進行派單。2017年4月27日,ofo正式接入滴滴出行。2017年5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向滴滴出行發放北京區域網約車經營許可。
程維:“今天我們依然是一個創業者,我們沒有去想過比人家大還是比人家小。為了生存和活下來,只有殺出一條血路。”
ofo小黃車:創業要年輕、激情、擁有共同理想
ofo小黃車,創立于2014年,是國內首家共享單車公司,首創無樁共享單車出行模式,致力于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問題,目前已完成D輪融資。ofo以“ofo共享單車”為核心產品,基于移動App和智能硬件開發,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校園交通代步解決方案,為廣大高校師生提供便捷經濟、綠色低碳、更高效率的校園共享單車服務。同時協助高校回收改造廢舊自行車,解決“僵尸車”問題。
2017年1月,ofo小黃車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天津、重慶等地開始應用;3月,ofo共享單車在蘭州開始應用;4月27日,ofo正式接入滴滴出行;5月3日,ofo宣布正式進入第100座城市——拉薩。5月17日,ofo將品牌名稱更改為“ofo小黃車”。6月,押金由99元提至了199元。 6月30日,推出小黃人定制版的“ofo大眼車”。7月6日,ofo完成超7億美元E輪融資。8月1日,正式進入泰國市場。8月17日,ofo宣布進入西雅圖。
創新工場李開復:創業者的優秀品質在于對目標的專注
創新工場(英文Innovation Works)由李開復博士創辦于2009年9月,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階段投資,并提供全方位創業培育的投資機構。創新工場是一個全方位的創業平臺,旨在培育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創新工場通過針對早期創業者需求的資金、商業、技術、市場、人力、法律、培訓等提供一攬子服務, 幫助早期階段的創業公司順利啟動和快速成長。同時幫助創業者開創出一批最有市場價值和商業潛力的產品。創新工場的投資方向將立足信息產業最熱門領域:移動互聯網、消費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云計算。
36氪劉成城:努力不斷打破行業規則
不斷打破行業規則,從科技資訊媒體,升級為線上融資平臺36氪融資、線下孵化器氪空間及36氪媒體三大業務,36氪的野心還不止于此。“我們的目標是中國創新創業的基礎設施平臺,讓他的服務像水電煤一樣提供給創業者。
魅族楊顏:對細節苛求是為人服務,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
對產品有天生的執著,而又有驚人的理性,美學修為非凡,這是魅族楊顏獲得的評價。他苛求求完美,主持了魅族所有軟件產品的核心設計。他對細節有天生的直覺,稱自己是一個對產品有很多抱怨的人。他認為無論工業設計還是軟件設計,都需要考慮到是為人服務的,別人的認可才是最重要的,設計者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初橙會:對創業是真愛才會永不放棄
作為阿里畢業生聚集的創業組織,“前橙會”創始人壽遠認為,創業對于每一個堅定的年輕人來說,應該是對待真愛一般。歷經5年發展,前橙會已經成為為阿里系創業者尋找方向、找錢、找人,宣揚阿里味的精神組織和親密伙伴。
韓都衣舍:學會與“年輕孩子”打交道的藝術
被譽為“互聯網女裝第一股”,韓都衣舍從2008年成立至今已10年之久。在六個“門外漢”合伙人的管理下,韓都衣舍也成為第一個由淘品牌升級為互聯網品牌生態運營商的企業。對于一家既年輕又在互聯網行業“悠久”的品牌來說,韓都衣舍倡導年輕文化。
分眾江南春:逆風而行,跟主流的規矩相反走
分眾傳媒旗下擁有商業樓宇視頻媒體、賣場終端視頻媒體、公寓電梯平面媒體、戶外大型LED彩屏媒體、手機無線廣告媒體、互聯網廣告平臺、分眾直效商務DM媒體及數據庫營銷渠道等多個媒體網絡。分眾傳媒以獨創的商業模式、媒體傳播的分眾性、生動性及強制性贏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同。2005年7月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NASDAQ(股票代碼FMCN),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第一股,并以1.72億美元的募資額創造了當時的IPO紀錄,目前市值超過70億美元,是納斯達克中國上市公司龍頭股。2012年8月13日,分眾傳媒收到35億美元私有化要約。
賣好車李研珠:對困境最大的魄力是勇于殺死自己
從B2C到B2B,在二手車行業的汽車電商平臺“賣好車”,2011年開始創業至今,李研珠說自己和團隊做對的事情就是,面對未來,最大的魄力是不斷試錯,永不放棄,甚至在目標不正確的時候,勇于“殺死”曾經的自己。沒有人能不犯錯誤,自己從加入淘寶到兩次創業,經歷過三次“死亡”,這中間有身體出現的狀況,更有對創業模式的重構——他“殺死了”過去的自己,獲得了新生。
釘釘陳航:偏執和自驅力的瘋子才有1%成功機會
帶著來往團隊求生和雪恨的欲望誕生的,釘釘CEO陳航曾被阿里內部人稱為“阿里最著名loser(失敗者)”,自己的團隊也被外界稱為“瘋人院”。“當時沒有什么高大上的想法,就是想要活下去,為4300萬中小企業提供阿里巴巴的工作方式,那都是現在的理念。陳航說,釘釘的每一個人都是瘋狂而執著的產品主義者,對外招聘的成功錄用比例是2%左右。
創業很苦,苦到你無法忍受的程度;但創業又很酷,酷到你溢于言表。這就是創業者們深愛又觸動我們的夢想。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