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資訊:創業融資多多益善 Pre-A輪融資需重視!
經常有人問,起步階段的創企到底需要多少外部資金。
對于這一問題,最準確的回答應該是“視情況而定”,因為每一家創企的發展狀況都是不同的,所以很難說出一個具體的數值來。
不過,也有一些創企在起步階段是完全不需要進行融資的,比如芝加哥的醫療創企Outcome Health。Outcome Health成立于2016年,目前估值為50億美元。直到今年6月,公司才進行第一次融資。該輪融資由Goldman Sachs領投,Alphabet旗下的風投部門CapitalG、Pritzker Group Venture Capital和Prudence Holdings參投。
知名軟件服務公司Basecamp也是一家在起步階段完全不需要外部投資的創企。Basecamp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37Signals,公司第一次獲得外部投資是在2006年,當時亞馬遜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eff Bezos很看好Basecamp,便決定以600萬美元的價格買走一小部分Basecamp的股份。在2015年的一輪融資中,一些投資人同意以1美元的價格換取Basecamp 0.000000001%的股份,這筆交易意味著Basecamp的估值會超過1000億美元。
不過,對于大多數科技創企來說,要想順利度過初步發展階段,融資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各階段的融資規模對創企的后續發展有什么影響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一探究竟吧!
Pre-A輪融資對A輪融資的影響以及最佳的Pre-A輪融資的資金規模
大多數創企就像16世紀的哲學家Thomas Hobbes描繪的那樣:孤獨、貧窮、骯臟、野蠻、短命。只有一小部分的創企可以成功地從種子投資人和天使投資人手中獲得足夠的資金來推動自己公司的發展壯大。
A輪融資成功與否的影響因素有很多,Pre-A輪的融資規模可以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企業服務數據庫公司Crunchbase曾研究過5800多家在2003年到2012年期間進行過Pre-A輪融資的美國公司。根據Pre-A輪融資的規模大小,我們可以將這些公司進行如下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