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創空間增速依然火爆
盡管不斷有死亡的創業企業,但在“雙創”熱潮的帶動之下以及營改增帶來的稅負減輕,全國市場主體依然增長迅速。據中國國家工商總局統計,2016年中國新登記企業552.8萬戶,同比增長24.5%,平均每天新登記1.5萬戶。
另據國家工商總局百縣萬家新設小微企業周年活躍度調查顯示,新設小微企業表現較為活躍,周年開業率達70.8%。而在新設小微企業中,初次創業企業占85.8%。分地區看,西部地區開業率最
高,達78.3%,東北地區最低,為61.5%。相比150家死亡企業,眾創空間數量的增長依舊如火如荼,《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共有2226家國家級“雙創”平臺,包括135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和87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以及產業園區,過去一年增加的國家級眾創空間幾乎是此前幾年的一倍。
根據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數據顯示,從1987年-2016年底,全國共有雙創平臺7953家,數量居世界第一。
作為中國雙創的策源地,北京“霸主”地位依然難撼。以具體的二級指標來看,2016年北京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為1450家,幾乎為第二名上海(878家)與第三名深圳(686家)之和。國家級雙創平臺數量174家,也幾乎是上海(89家)與深圳(86家)之和。
《報告》同時發布了“2017中國大陸最宜創業城市排行榜50強”,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創業表現依然強勁。50強中,廣東省占10%;西部地區占10.1%
智能硬件正在成為下一個風口
在手機、電視等終端產品實現智能化之后,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與個人穿戴、交通出行、醫療健康、生產制造等領域集成融合。早在2014年智能硬件元年就已開啟,但那依然是布局的時期,相關技術的不成熟,讓其難以真正進入風口期。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硬件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智能硬件創新產業規模為3315億元,預計2017年產業規模約為3999億元,同比增長20.63%。而到2019年,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5000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智能硬件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深圳,兩地企業占比達到56.8%,其中深圳企業占比44.4%。其次是上海和廣州,占比分別為7.1%和4.2%。總體來看,國內智能硬件企業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集中程度較高。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原標題:2017中國創新創業報告:今年已有150家創業企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