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強有力的人才政策是義烏打開創業創新大門的金鑰匙。
今年6月,義烏發布了人才新政,涵蓋六大方面、20條有力舉措。15億元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產業基金、5000萬人才獎勵、貸款貼息、創業場地、培訓服務、住房優惠……讓義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入一個全新高度。
近三年,義烏新增認定市級眾創空間20個,市級大學生創業園5家。其中省級眾創空間3個、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2家,金華市青創工場8個。市級眾創空間創業面積近2萬平方米,可為創客免費提供工位1319個,累計吸引181個創業團隊(企業)共計765人入駐孵化,帶動就業6300余人。
此外,2016年,北京中關村異地孵化器正式設立,架起北京—義烏兩地間飛地孵化的典范。當地開展小額擔保貸款貼息,三年累計發放金額1.57億元,貼息349.85萬元,直接間接扶持創業和帶動就業3000余人。積極開展各類創新創業活動,2016年成功舉辦“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大賽、浙江省時尚產品設計大賽暨第二屆中國(義烏)國際時尚產業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10余場……
不斷培育創業創新的內生動力,厚植勇于探索的發展優勢,才能讓“雙創”之花璀璨綻放。如今,青年創業創新、草根創業創新、大眾創業創新在義烏蔚然成風。
“空氣中都飄著商機。”這是境內外客商對義烏最直觀的評價。
之所以創業創新在義烏風生水起、風起云涌,離不開低成本的配套環境,離不開濃厚的“親商”氛圍,離不開對創業創新英雄的尊重,更離不開商流、信息流、人才流的大量匯集。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義烏工商學院只是一所高職院校,但每年2600多名畢業生中有超過400名成熟老板,這份顯赫的成績讓工商學院在創客中備受追捧。教育的本質在于給人力量,工商學院就是創業創新的訓練場。在那里,創業學院“無中生有”,創業實踐和學習成績、學分相關聯———市場營銷課程可以用淘寶店交易次數、交易額、皇冠級別來兌換分數成績,店鋪3個鉆可免修,5個鉆就是優秀;淘寶店的規模還可以直接換學分,大一做到1個皇冠,抵10個學分;大二時1個皇冠,抵5個學分;到了大三才做到,抵3個學分。
2011級電商創業班學生葉永偉在校期間主要銷售拖鞋,被媒體譽為“拖鞋大王”,畢業后,他繼續擔任學校創業指導老師,無私為學弟學妹提供貨源和技術指導。還獲得了斐濟國禮級別的化妝品purefiji全網獨家授權證書,受到斐濟駐華大使親自接見,實現了從“拖鞋大王”到“中斐使者”的蛻變。
創業班學生趙晨陽將熱點營銷法巧妙應用到電商選品中,借助熱播電視連續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網上銷售“玉清昆侖扇”,單日銷售額超3萬元。……
從小眾走向大眾,從城市走向鄉村,從精英走向“草根”,蓬勃發展的創業創新正打通義烏經濟血脈,助力義烏經濟在更高水平吐故納新、積蓄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