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物聯網、大數據、觸覺以及傳感器等技術的迅速發展,機器人所能勝任的工作范圍不斷擴大:不僅能干程序性體力活,在復雜的智能領域也開始嶄露頭角;不但可以替代手工操作,還可以替代腦力勞動。對于干活又快又好還不知疲倦的機器人,不少人擔心未來自己飯碗不保。
事實上,上海7月份已出現了首例因機器人“搶飯碗”而發生的勞動仲裁案。
機器人搶飯碗,不僅發生在傳統產業。
近日,在意大利比薩召開的第一屆國際機器人文化節上,這些智能機器人不僅會多國語言,可以與人溝通,還會彈鋼琴,甚至指揮樂隊表演。雖然目前機器人還很難做到將學術知識、藝術品位、技術技巧、翻譯能力和個人魅力完美融為一體,但機器人未來的發展令人期待。
2017年9月12日,作為機器人國際藝術節的節目之一,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與盧卡愛樂樂團合作演出,指揮則由雙臂機器人YuMi擔任。
2017年9月7日,首屆機器人國際藝術節在意大利比薩舉行,圖為智能機器人在臺上彈奏鋼琴。
2017年9月7日,一臺智能機器人在調酒。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人已經可以輕松完成傳菜、倒酒等基礎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