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股東“內斗”致業績下滑
業內認為,康佳衰敗不可忽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層動蕩。
2015年,康佳在公告中稱,本公司管理層,特別是內銷彩電業務管理層變動較為頻繁,對公司凝聚力、員工士氣、產品規劃戰略以及經營效率帶來了較大沖擊。因管理層變動,本公司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對產品規劃進行了兩次調整,對本公司產品銷售造成了不利影響。
作為老牌彩電企業,康佳在2015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動蕩。去年6月到9月,康佳中小股東和大股東為爭奪控股權角力三個月,最終以大股東勝出而結束。
這場“鬧劇”起初階段是中小股東成功“逆襲”,扶持從康佳出走的劉丹重回康佳任總裁。但2015年9月10日,僅僅上任三個月的劉丹就被董事局暫停職務,大股東華僑城集團重新掌握局勢,康佳老將劉鳳喜重掌董事局主席,兼任總裁職務。
曾有康佳內部人士對記者說,“三個月的折騰,一度讓康佳內部失控,人事調整造成內部人心惶惶,各部門離職率達到之前的幾倍,業績持續下滑”。業內普遍認為,穩定對康佳而言非常重要。
匯率和退補也是虧損原因
10億巨虧是康佳十年來首次面臨虧損。在2015年8月份公布的2015年半年報中,康佳僅虧損3.33億元,在2015年10月底公布的三季報中,虧損已擴大至8.52億元。
康佳方面稱,虧損的原因一是人民幣匯率變動。康佳在公告中稱,公司由于經營需要有較大額度的美元融資,2015年前三季度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出現貶值仍對本公司整體經營結果造成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公司全年匯兌損失共計約2億元。
另一個原因則是波及到整個彩電行業的“退補”風波,令康佳業績雪上加霜。2015年9月份,康佳收到深圳市財政委員會的通知,要求其退回8996萬元節能補貼資金,并產生無法收回的賬面應收國家節能補貼資金凈額13199萬元。上述事項導致康佳前三季度合并報表利潤總額減少2.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