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見過群主發紅包的,也見過群主發月餅的,第一次見群主賣燒餅!”12月16日下午,陜西省西安市光華路上,一家小小的“群主家燒餅店”前顧客排起了長隊,有的路人議論著這個特別的店名,也加入到排隊行列。“給我來一個黑芝麻的。”“我要陳皮的。”“群主家燒餅店”門口的桌面上,擺著三大盤子各種類型的燒餅,兩位服務員正忙著給客人打包。
現場購買時不時聽到顧客議論店名,有的還拍照發朋友圈,調侃群主。店主趙江輝說,微信群、QQ群都有群主,群已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便起了這個店名吸引顧客,果然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小店11月19日試營業,12月5日在在一家網站就成了熱搜第一名,12月6日正式營業,之后平均每天賣5000多個燒餅。”趙先生笑著說。
28歲的趙先生是一名中餐廚師,去年12月去上海玩時,看到一家燒餅店門前顧客排長隊,他買了后覺得特別好吃,當時萌生了一個念頭:上海的燒餅雖然好吃,但不一定適合陜西人口味,如果研制具有南方和北方兩種地方特色的燒餅,一定能在西安熱賣。
他的朋友李宏波是面點師,同意他的想法。他向家人提及創業,被潑了一盆涼水,“你把廚師的本職工作做好就行了,一個中餐廚師和一個面點師,僅憑你們的試吃就想做出熱賣的新口味燒餅?”
有了好名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品質,每一個燒餅的皮和餡都要用秤稱。兩人花了半年時間去研制和試吃。由于創業開始前未得到家人支持,他們壓力很大,每天正常上班,只能利用休息時間一起研制燒餅。趙先生回憶道,每天中午別人休息,他們卻在不停地探討和研制,晚上別人下班回家看電視、玩手機,他們卻要繼續努力,熬夜到凌晨三點是家常便飯。
“半年來試吃了各種燒餅,說實話,有一段時間看到燒餅就想吐。”趙先生笑著說,每次做完燒餅都是自己先試吃,自己感覺味道不錯了,再找別人品嘗,之后根據別人的建議不斷地改進。
目前,他們的店售賣蔥油餡燒餅、陳皮豆沙燒餅、蘿卜絲餡燒餅、梅干菜燒餅、黑芝麻餡燒餅和海苔肉松燒餅,以及全家福套餐等。“我倆現在都各自上班,這家店鋪雇了人,主要靠手機監管。”趙先生現在既是廚師,也兼職老板。等以后創業成功了,就做專職老板了。
更多創業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