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據外媒報道,距離唐納德·特朗普上臺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時間,而在這一年期間,各大科技界巨頭公司為新總統的移民政策、法規等新政展開了多次游說。盡管亞馬遜和Facebook在去年的游說工作上用的資金最多,但微軟也是個大玩家,其在2017年美國政府游說上花費了850萬美元。
根據美眾議院和參議院的記錄數據顯示,微軟17年的游說支出相當于其在2014年至2016年的總支出,不過遜于2013年的1000萬美元,另外也低于亞馬遜的1280萬美元和Facebook的1150萬美元。至于另一科技巨頭公司--蘋果其游說支出更少,只有700萬美元。
在美國,游說是一種特殊利益集團和公司聘用律師為其在國會爭取權益的活動。
所以,當中國的大型企業想要進入美國市場時,不可避免的也要進行“游說”。
不過,在美國面臨強大政治阻力的中國電信設備企業華為和中興通訊去年大幅削減了游說支出。
盡管削減了游說支出,但他們找到其他途徑來擴大影響,尤其是華為繼續贊助電信業會議并以其他不必披露的方式撒錢。
根據周五向美國參議院披露的支出情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17年游說費用為5萬美元,少于2016年的34.85萬美元和2012年的120萬美元,2012年華為首次登記了游說活動。
手機與網絡設備生產商華為和手機制造商中興通訊一直爭取在美國銷售更多產品,但卻遇到阻力,批評者稱他們在美國電信網絡的存在會引起國家安全問題。
幾名議員提出的一項議案,明確提出禁止任何使用華為與中興通訊技術的美國企業競標美國政府的合同。
中興通訊的游說費用減少幅度不像華為那樣突出。根據其提交的文件,中興2017年第四季游說支出為9萬美元,與第二季和第三季相同,但大幅低于第一季的24萬美元。從2014年到2015年底,中興每個季度的游說支出為13萬到25萬美元。
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者Larry Sabato表示,鑒于關于俄羅斯和中國的不利輿論環境,華為和中興通訊采取等待時機的做法是明智的。
“游說”很燒錢,能不“游說”還是不“游說”的好,你說呢?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