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餐桌的重油重葷之后,居民對豬肉需求減弱供圖/視覺中國
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國內多個生豬產地了解到,國內豬價自春節過后開始一路下行,目前一些地區豬價已跌破7元大關。對于此輪豬價下跌,有業內人士分析,其中既有每年春節過后豬肉需求進入階段性疲軟期的“年飽”規律,同時也有當前國內生豬供應寬松的大環境因素。據行業預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豬價仍難出現反轉行情。
多地豬肉價格跌幅明顯
北青報記者昨天從江蘇省無錫市物價局的數據看到,當地生豬成本價格在春節前較為平穩,均價維持在每斤7.70元上下,2月份三元豬出欄均價7.30元,較1月份又下跌了6.41%。
據測算,當前國內玉米價格穩定,均價在1.03元,豬糧比價7.12比1,養殖戶每出欄一頭生豬平均盈利233.30元。
豬肉需求進入階段性疲軟期
由此可見,價格下降已經成為春節后生豬市場的主旋律。對于此輪大幅度降價,有行業人士分析,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豬肉需求進入階段性疲軟期。春節期間居民大多重油重葷,節后“年飽”,飲食口味偏清淡,豬肉鮮銷需求減弱。每年春節過后,生豬市場都會出現這種慣例。
另外據北青報記者了解,目前,越來越多的小散養殖戶被淘汰,大中型養殖企業比例的增加使得行業集中度明顯增強。“這些規模企業成本穩定價格波動限制較小,可以實現按計劃出欄,供應節奏穩定,導致目前國內生豬供應端較為寬松,使豬價難以大幅上漲。”另外,隨著養殖場養殖水平的提高,規模化豬場的生豬成活率、產值率均有所提高,且今年生豬的出欄重量一般都在每頭260斤以上,市場豬源供應充足導致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下滑。
另外有行業人士表示,屠宰企業壓價也是需要關注的原因。“目前屠宰加工企業已陸續開工,但由于需求不旺,屠宰量相對偏少,在豬源充足的情況下,這些加工企業往往會采取壓價策略”。
后期生豬價格將持續弱勢運行
據行業預計,目前全國生豬供給總體寬松,預計后期生豬價格將持續弱勢運行。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雖然節后生豬價格下跌速度快、幅度大,但養殖戶也不必過度恐慌,當前養殖利潤仍有空間。據農業部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環比繼續雙減,豬價下行壓力會有一定緩解。因此養殖戶可做好日常生產管理,擇機出欄而不要。
面對目前豬價下跌的局面,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已經有養殖戶在考慮囤飼料維持飼養成本穩定來對沖豬價下跌。據了解,目前國內玉米價格仍有上升趨勢,面對“原料漲、豬價跌”的市場行情,一些養殖戶已經開始考慮逢玉米價格回調適當補充庫存。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