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美食也如此,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八大菜系,不同的烹調方法和配料,令人回味無窮。而且近幾年,中國飲食在國外也越來越受喜愛。
和我們不怎么友好的印度,也出現了中國美食的身影。印度孟買的街頭可以看到很多中式快餐的小攤,也有炸油餅、炒面炒粉、蒸餃等街頭小吃。
當地的廚師都慣用大勺子來炒菜和攪拌食物,一次可以燒出一大盆。和中國不一樣的是,中國講究火候和熱度,而我們知道印度習慣用手吃飯,所以吃的基本都是涼的,不用餐具恐怕是吃不到熱的食物的。
印度人菜的做法也獨特。很多美食到了印度,會被改版,畢竟要符合他們的飲食習慣。比如印度人喜歡吃咖喱洋蔥,炒面炒粉拌飯都會放上咖喱。如果讓印度人吃中國火鍋,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愛上火鍋。如果把火鍋也引入印度,再根據他們的口味調和,估計可以變成一鍋咖喱火鍋。而且吃火鍋不得不用到筷子,這樣還能讓他們學會用筷子吃飯。
在新德里、加爾各答和班加羅爾等大中城市,中餐館幾乎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孟買,每到用餐高峰,高檔中餐館幾乎都爆滿。
在孟買上了規模的中餐館有200多家,至于一般中餐館更多。與其他國家的中餐館相比,孟買的中餐館可謂別具一格。首先,孟買中餐館的老板大多為印度人,華僑開中餐館的一家沒有,印籍華人開辦的也僅有七八家;其次,進出中餐館的基本上都是中上層人士,而且大多為當地印度人。此外孟買的中餐館還比較注重裝潢,檔次也很高,有的就設在星級飯店里,衛生條件和服務質量也是一流的。
印度人對中餐的酷愛遠勝過中國人對印餐的喜愛,用當地中餐館一位服務員的話來說,印度人對中餐像著了魔似的。每到夜晚,大多數中餐館都燈火輝煌,賓客滿座,并時常出現排隊等座的現象。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等座的人就更多了,一般好些的中餐館一晚上平均每桌要接待3撥顧客,食客們通常要提前好幾天預訂座位。
匠人財經觀點:
當地人為何偏愛中餐?總體來看,主要是印餐太油膩,色重味濃,吃多了容易長肚子,而中餐清淡可口,做工精細,可供挑選的品種又多,因此招人喜歡。
而且,比起印餐,孟買的中餐價格并不便宜。且不說五星級飯店的中餐有多貴,就是在比較高檔的中餐館吃,不含酒水,每人也需花費1000多盧比。吃一頓普通中餐,則需花費400到500盧比。即便只吃一碗雞肉餛飩或一碗雞絲菜湯面也得花費120盧比。而在孟買吃一次漢堡或比薩餅,每人花費一般不會超過200盧比。
但是,即便在孟買這樣的大城市,普通工薪階層的月工資只有2000到3000盧比,普通白領的月工資為4000到5000盧比,因此,一般工薪階層的人是不敢出入中餐館的,能吃得起中餐的大多是有錢的商人或是名人高官。
對于中餐風靡印度市場,您怎么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責任編輯:王永菲 韓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