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點點防備,劇情就這樣反轉了。18連跌在交易軟件上畫出了一條平滑的斜線。
2017年2月22日,在“精選層概念股”的帶領下,做市指數開始了上漲,白馬股領漲,個股輪番創新高,市場充滿希望。三板做市指數也在3月29日創出了最近9個月以來的最高點,達到1162.54點。
就在大家都認為新三板市場終于要脫離底部的時候,做市指數又用18連跌為這場短暫的行情畫上了句號。今天收盤,做市指數又回到了1111.39點,目前還看不出止跌的跡象。
到底是誰在砸盤?新三板這18個交易日都發生了什么?
一、破紀錄!做市指數18連跌
18連跌已經破了歷史記錄。三板做市指數上次出現17連跌是在2016年7月份,但是在第18個交易日終于剎住了車。一個半月后,做市指數創出了歷史最低點,1073.47點。
今年春天這一波行情始于2017年2月22日。在“精選層”消息的刺激下,2月22日做市指數全天上漲0.07%,收獲了這波行情的第一根陽線;2月23日上漲0.21%。第三個交易日開始,做市指數徹底被引爆了,開始了它的表演。
2017年3月29日,做市指數達到了最近9個月以來的最高點,1162.54點。然后經過7個交易日的猶豫,做市指數最終選擇了方向:向下。
到了今天,也就是2017年5月4日,做市指數下跌0.10%,達到1111.39點。18個交易日已經累計下跌4.18%。
二、18連跌誰的鍋?到底誰在砸盤?
剛剛才創九個月新高的做市指數,怎么忽然就來了一個18連跌呢?到底誰在砸盤?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從4月10日至今,下跌的做市股票一共有810只,平均跌幅達到9.18%。其中年報業績下滑的公司占到76.41%,達到619家。
看來跟年報業績有很大關系。讀懂新三板研究員注意到,目前A股市場上對業績也是極其敏感,即使是白馬股,一旦業績不理想,投資者砸起盤來也是絲毫不手軟。
行情冷清的時候,業績牽動著投資者的敏感神經。南山資本創始人周運南也認為,“這的確跟年報的披露有很大關系,一些做市成分股在業績披露之后不理想,普遍出現大跌,從而連累了做市指數”。
在業績下滑的企業中,年報披露第二個交易日下跌超過10%的公司就有36家。年報披露后到現在,出現下跌的共有378家。
讀懂新三板研究員注意到,一些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的消息對股價的影響是災難性的,比如七維航測,這只明星IPO概念股,因為業績下滑,股價三天時間跌去30%。
有一些暫未出年報的公司,在二級市場引起了騷動。4月10日以來跌幅最大的光慧科技、公準股份以及海源達三只股票都未披露年報,公準股份在之前因為持續經營問題以及不能及時出具年報被主辦券商提示風險造成股價大幅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