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公布一組數據,今年1至4月共受理的2600多件共享單車投訴中,占比58%的是“押金或余額拖延退款”,這意味著,用戶繳納押金或充值余額后,想再申請退款難問題最嚴重。
過去短短半年內,共享單車行業迅猛發展,不完全統計,全國的單車投放量已超過1000萬量,單車品牌也超過25種。因為共享單車品牌眾多、能力不一的服務后臺,導致消費者在退押金、充值后退余額時時常出現異常。
上海消保委稱,“重擴張、輕售后”的情況已成為行業通病,亟待優化其后臺操作,提高服務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復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更要重視售后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已經成為單車行業目前發展最關鍵的環節。
對于用戶來說,退押金體驗不暢,交押金也是一件頭疼的事。因為使用不同品牌的單車,需要向不同單車平臺繳納押金。據統計,如果一個用戶要交滿市場上25種共享單車的押金,那么一共需要4200多元。
對此,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認為并不合理,他在2017年4月曾公開指出,信用體系不完善已成為制約共享單車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瓶頸,哪里有需要,信用建設就應該延伸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