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端化與其說是市場趨勢,不如說是廠商生存之道:早年三星和蘋果攫取了市場大部分份額與利潤,從而投入到研發創新中以取得技術實力的持續提升,而緊追其后的中國廠商要贏得不斷加劇的競爭必須增加技術投入,但其微薄的利潤根本不足以支撐高端研發,如此走高端化之路成為中國手機廠商贏得競爭與發展的唯一出路。
在中國手機品牌強勢高端這一波潮流之前,華為率先在高端手機上耕耘多年,從2011年華為拋棄「白牌」路線之后,就著手高端手機的建設之路,但直至2016年,方才在高端市場中鞏固身位。2016年,華為總裁任正非表示對華為智能手機的盈利水平并不滿意,在廣為流傳的《任總在消費者BG年度大會上的講話》的中,任正非談到“華為說要超越蘋果公司,應該是在利潤和服務水平上超越蘋果,而不是銷售臺數。”
這背后也反映出中高端才是手機利潤所在,也是手機廠商維持長遠發展的出路。以華為為例,華為在硬件、軟件、設計等方面均達到手機領域先進水平,其自主研發的麒麟芯片是中國手機企業里唯一大規模量產并被應用于中高端手機的芯片,華為所取得這些科技成果正是依靠其長年在研發方面的巨額投入。據華為年報披露,華為十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3130億元,其中2016年研發投入達764億元,占年度總收入近15%。由此可以看出,讓競爭、投入、利潤、發展進入有效的輪回,在前期競爭和巨大投入之下,只有保證合理的利潤,才有可能取得持續發展。
不僅是率先走高端化之路的華為,其它中國手機廠商也正在持續謀求高端化的轉變,以保持長遠發展。以高性價比走入消費者視野的魅族、小米從2016年起紛紛開始提升手機價格,魅族還專門調整了公司組織架構,成立高端產品線以保持其在中國市場的存在感。首開高端手機先河的蘋果更是持續強化此路線,據高盛分析師和媒體追蹤透露,新一代iPhone的售價將高達1000美金,并表示這是蘋果運用最令人驚奇的技術所帶來的價值增長。
不難看出,不論是由消費升級帶來的高端消費需求,還是科技日益發展的客觀事實,全球手機廠商都需要更廣闊的利潤空間保持其正常的發展軌道。在全球科技股屢創新高的時代,以高投入研發、高科技含量加持的手機終端必將是消費主流,像蘋果、三星、華為這樣運用科技實力驅動手機增長,才是手機廠商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