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三板企業中,太爾科技不是個例。根據挖貝網不完全統計,已經披露2016年年報的擬IPO企業中共有5家企業處于虧損狀態。
其中,好買財富(834418)虧損最為嚴重。2016年虧損9110.78萬元,相較2015年盈利3182.22萬元,利潤率同比減少386.3%。
值得注意的是,好買財富的凈利潤浮動一直較大。2014年,好買財富虧損1532.24萬元,2015年扭虧轉盈,實現凈利潤3182.21萬元。然而好景不長,2016年好買財富凈利“大跳水”,虧損超9000萬。
此外,帝聯科技(831402)虧損5928.5萬元;數碼大方(832617)虧損1338.28萬元;鷲峰5(400010)虧損376.79萬元。
“秩序經營能力和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轉板前提。”付立春表示,處于虧損狀態的企業IPO轉板的可能性較小,甚至沒有。
那么明知IPO勝算不大,為何太爾科技等虧損企業仍要“闖一闖”?一位新三板企業董秘告訴挖貝網,“IPO有利于企業講故事融資,融到資了,企業就有各種辦法實現盈利。”
不過從投資方面來看,付立春認為,此類擬IPO的虧損企業投資風險大,獲利概率較小。
“轉板成潮”已是新三板常態,背后的投資機會和風險又是什么?7月4日,由挖貝網主辦的“2017挖貝新三板投資大會”將該問題拋到了業內人士面前,一輪激烈的討論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