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股轉系統官網發布《2017年掛牌公司創新層初步篩選名單的公告》,共有1329家公司入選。與去年首批953家創新層公司名單對比,619家原創新層公司保級成功,323家原創新層公司被下調“出局”,710家基礎層公司新入圍。
據廣證恒生研報顯示,這1329家創新層公司2016年平均營業收入為3.91億元,平均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2911.90萬元;同時,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中位數為36.33%,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中位數為31.41%。研報稱,從營收、營利增長來看,創新層成長性優于創業板,但在平均規模上仍有差距;從地區上看,北上廣深創新層公司數量分別居前四名,四地共計有515家創新層公司,占比為38.75%,其中北京228家、上海132家、深圳100家、廣完成。”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數據則顯示,新入圍的710家公司,主要來自信息技術(124家)、文化傳媒(58家)以及互聯網(54家)行業。而被調出創新層的公司主要來自信息技術(47家)、機械設備(35家)、互聯網(25家)和醫藥生物(25家).710家公司中有597家公司2016年凈利潤為正增長(占比84%),113家公司凈利潤為負增長(占比16%)。從323家調出創新層的公司來看,139家公司2016年凈利潤為負增長(占比43%),53家公司沒有披露年報。
針對“出局”公司,一直致力于新三板業務的東北證券山東公司總經理張可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里面還包括申請IPO上市的公司,它們自然退出來了;而關于保層制度里有一個“創新層公司必須有50人以上的合格投資者”的州55家。
“上述名單為初選名單,有異議的公司可在5月24日下午5點之前提出。”廣證恒生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最終名單可能會出現細微的變動,但不影響大局,“在5月31日創新層最終名單發布后,分層調整最終規定,這也成了不少公司的攔路石。
張可亮表示,新三板分層制度實施近一年來,管理制度和門檻趨嚴(比如今年7月1日后,將實行A股上市公司審核標準),但企業最關心的創新層制度紅利(比如優先權、試點等)卻一直缺失,“目前紅利預期仍不明確,但據說相關制度已經制定好,有望最早在今年7月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