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鋰電產業鏈產值突破2000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超過40%。其上游礦產、四大關鍵材料、電池、設備等環節都處于增長態勢。2015-2016年我國動力電池受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帶動,進入快速發展期,產業鏈產值同比增長,利潤也有較大上漲。
在鋰電產業鏈企業快速擴張過程中,資金需求越來越明顯,GGII統計顯示2016年全產業鏈投資金額超過600億元,其中以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及原材料投資額最大。
當前企業融資途徑有,登錄新三板、兼并購、尋找投資機構直投等。2016年鋰電產業鏈產值與利潤大幅提升,鋰電產業鏈開啟IPO之路的企業開始出現,2017年明顯加快,特別是新三板企業。
原因有,一,新三板企業前期在新三板掛牌交易時,企業股改已經完成,在準備創業板或主板時基礎較好,且企業團隊積累了較多經驗,項目推進起來較快;二,新三板企業屬于公開公司,受關注度較高,特別是推出創新層概念后,很多符合要求的新三板鋰電企業受關注度增加,利于其轉板。
高工產業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國內鋰電相關的新三板企業數量超過80家,其中2015-2016年連續2年盈利,且總計超過1000萬的企業超過40家,2015年虧損,但2016年凈利潤超過500萬的有2家,因此滿足創業板上市利潤要求的企業數量超過40家。
滿足創業板上市凈利潤條件的主要鋰電新三板企業
未來3-5年動力電池是帶動鋰電池規模繼續增長的最大引擎,市場空間增長可期,動力鋰電池行業還處于快速發展期,因此相關企業未來幾年的業績持續增長屬大概念事件。從現有鋰電新三板企業來看,滿足創業板上市條件的企業超過40家,行業還處于擴張期,企業融資訴求一直存在,GGII認為,未來2年鋰電新三板企業將加速轉板,申請IPO的企業數量將不斷增加。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作為國內最權威的第三方鋰電產業研究平臺,自2011年開始深度跟蹤、研究鋰電行業,每年高頻度地對全國產業鏈企業進行實地拜訪、緊密溝通,并對產業鏈領軍人物保持頻繁互動,收集形成完整、系統的鋰電產業鏈數據。
(原標題:浙江東方:設立軍民融合基金及新三板基金)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 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