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最新消息 今年新三板275家公司退市 超歷年總和
今年,新三板市場出現“退市潮”,截止目前,退市數量已超過過去歷年總和。
7月退市比新掛牌還多,部分公司掛牌還不到一年
據Wind資訊數據,7月共有72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創下今年新低。
上月新增的掛牌量,甚至不及當月退市數量。記者發現,7月有102家公司退市(按照公告日期計算),也是有記錄可查的單月歷史新高。目前,新三板正出現“退市潮”。8月至今,又有13家公司退市,算上上半年的160家,今年新三板的退市數量已達275家。而在去年和前年,分別有56家和13家公司退市。
從終止上市的原因看,有的公司是因被其他公司吸收合并,屬于資源整合后的“壽終正寢”;有的公司在公告中給出了“因自身發展需求而申請”主動摘牌的理由;還有不少公司則是因“暫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報告”而被強制退市,這樣的公司在7月就有28家。
“強退的政策因素階段性增加了退市數量,不過掛牌公司因融資難而退出是主要原因。”華安證券投資總監屈放表示,登陸新三板的多是中小企業,有些公司掛牌以來增發很少,甚至有直到摘牌也沒有融資,這和市場流動性及公司本身都有關系。
在近期退市的公司中,有不少掛牌時間還不足一年。像和藤醫藥、永宏電氣、麗仁股份、榮周海洋都是今年新掛牌公司,有的僅在新三板上駐足了3、4個月就匆匆離去。
離開可以,但為什么要這樣迫不及待?有消息稱,一家掛牌新三板僅幾個月就要離場的廣東公司董秘透露:“當初在飯桌上隨口說了句摘牌,結果大家都同意了,那就摘了。”
有新三板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初掛牌時花了就有200萬,進來卻發現流動性不如預想的好,加上要交更多稅費和信息披露要求,“我們都有點不想玩了。”
新三板累計368家公司退市,陜西有4家
與A股市場進場不易而退場更難不同,新三板市場在入場、退出上更自由。從首家轉板成功的舊三板股票——粵傳媒5算起,截止8月4日,新三板累計有368家公司退市。今年以來的退市數量達275家,已超過過去歷年總和。
這368家退市公司分布于全國多個省市,其中也包括4家陜西公司,分別是今年6月13日起終止掛牌的三人行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今年4月12日起終止掛牌的陜西中興林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12月22日起終止掛牌的陜西安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5月24日起終止掛牌的西安奇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華泰證券理財服務總監周志偉表示,新三板是從2013年開始向全國擴容的,隨后掛牌數量、行業分布和市場規模都開始出現井噴。因為在上市過程中未產生大量流通股,加上投資者信心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經過三年多沉淀后,退出公司增多也屬正常現象。
另有券商人士認為,和全國多數省市的公司一樣,陜西公司基本都是從2013年以后在新三板掛牌的,如果政策和市場沒有明顯變化,未來退市數量還可能會增加。
目前,新三板退市原因不外乎轉板、強制摘牌、因自身需要申請摘牌及被上市公司合并,而對資金需求量大的企業來說,將新三板作為“踏板”,最終轉主板上市不失為較好選擇之一。但轉板公司畢竟是少數。截止目前,在368家退市公司里,只有21家企業成功轉板上市。32家公司因吸收合并而退市,大多數公司都屬于主動申請摘牌。
有退有進將是常態,企業間分化可能加劇
“融不到資,監管又嚴。掛牌新三板,除了名聲好聽,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一位新三板公司的董秘認為,當高成本又無利可圖,摘牌就是必然。
有數據顯示,從年初至今,新三板交易最活躍的500多家公司集中了市場上近七成的交易金額。與之相對應的是,超過7000只個股在上半年沒有任何交易。記者查詢了從2013年12月至今的新三板市場交易統計,今年雖然是掛牌公司數量最多的一年,但是在成交金額最多的5個月份中,只有今年3月293.9億元的成交金額排到第二位,其他月份都出現在2015和2016年。剛剛過去的7月,新三板成交金額只有154.3億元。不難發現,市場流動性和交投情況都十分清淡。
而在監管方面,今年6月和7月,股轉系統已發布了近百條監管公告,涉及掛牌企業、主辦券商、律師事務所和會計事務所等,不少企業因為上年年報問題被“秋后算賬”。
武漢科技大學證券與金融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對于優質企業而言,新三板市場的空間不夠大;而對于業績不太好的企業來說,即便勉強掛上新三板以后,也可能因為違規而影響企業信譽。因此,不同企業間的分化只可能越拉越開。
屈放認為,從積極角度看,作為主板“試驗田”,新三板市場已實現了“有進有退”,正形成與國際接軌的退市摘牌制度,這是一件好事。他說,良性市場就應當有優勝劣汰,一方面新三板幫助優質企業去更好的平臺,另一方面則剔除不良企業,保障投資者權益。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三板共有259家企業啟動IPO輔導,月均新增輔導公司接近40家。有8家新三板公司已轉至滬深交易所上市。
陜西有162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數據顯示,截止8月4日,共有11313家企業掛牌。按照公司注冊地域來劃分,廣東新三板公司數量最多,有1818家;其次是北京和江蘇,分別有1599家和1371家。陜西目前有162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占全部掛牌公司的1.43%,公司數量在31個省市中排名第16位。陜西公司中,做市轉讓16家,協議轉讓146家,股份總量為106.57億股,資產合計545.87億元。從行業分布上看,制造業公司最多(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達到了79家。從市級行政區劃看,西安擁有142家新三板公司,寶雞有8家公司,咸陽有4家,渭南3家,榆林和漢中各2家,安康有1家公司。
以上就是新三板最新消息,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新三板275家公司退市超歷年總和 陜西2家退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