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已經成為最熱門電影IP。貓眼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9日21時,這部電影的總票房已達38.05億元,早已超越《美人魚》成為中國票房冠軍。
與之相對應的是,上市公司北京文化的股價也節節攀升,短短8個交易日,漲幅達到66%。弄得相關高管乘機高位減持。
資料顯示,北京文化是《戰狼2》的出品方。伴隨著《戰狼2》電影的大賣,保底發行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保底發行,也成為近來更多投資額巨大的電影嘗試的資本方式。對于電影投資各方來說,這算是降低風險的好方法。
但保底發行也帶來一個風險,即遇到電影得不到市場認可時,發行人就會大虧特虧。這不又兩家公司就保本血虧后,放棄了掛牌新三板。
《戰狼2》保底發行四個檔次
保底發行,即發行方和制作方約定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票房數字,如果影片票房最終沒有達到這一數字,發行方仍要照此數額分賬給制作方。
但如果超過了保底票房的部分,那發行方就可分成更高比例。正因為此,《戰狼2》一路飄紅后,作為保底發行方北京文化股價一路飆升。
8月2日,經歷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勢后,北京文化公告稱,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三個交易日內(2017年
7月28日、7月31日、8月1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在原因分析中,公司提及“參與保底發行的電影《戰狼 2》”。

北京文化相關人士透露稱,在看到粗剪片花之后,就決定為《戰狼2》保底發行,由此,鋪墊了之后戰狼所處資本圈的形成。《戰狼2》共引入了14個出品方和7個發行方的資本軍團,既能共擔風險,又能保駕護航。
新三板在線從公開信息獲悉,此次《戰狼2》的保底收益分了4個等級,即8億元以下、8億元到12億元、12億元到15億元、15億以上,每個等級額收益比例不一樣。
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
作為保底發行界老司機,北京文化此次采用了分期付款的方式來降低為《戰狼2》保底的風險。
根據北京文化發布的公告看,北京文化與關聯方聚合影聯對《戰狼2》進行保底發行,保底投資金額2.17億元,保底票房8
億元。具體來看,其前4次累計打款1.4億元,最后1筆7759萬元、6000萬元的宣發費用由聚合影聯支付。
如此設置保底合同,北京文化可以在每個打款時間截點之前了解市場,判斷是否需要撤出保底發行以便及時止損。
國元證券研報指出,對保底發行方做了敏感性分析,北京文化作為保底發行方之一的最后收益區間為0.85 億元-1.17
億元。現在看來,這個收益遠遠不止于此。
事實上,早在2014年,北京文化就已經啃過“保底發行”這根螃蟹腿。
作為2014年國慶黃金檔的一匹黑馬,由寧浩、黃渤和徐崢出品的《心花路放》票房一路上漲,該片最終以11.67億元榮膺2014年的國內電影票房冠軍。
當時報道顯示,電影上映之前,寧浩就已獲得北京摩天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不超過1.25億元的保底投資。而摩天輪是北京文化的子公司。
新三板在線在北京文化2014年三季報中發現,公司下屬子公司北京摩天輪擬參與電影《心花路放》的發行,負責該電影的宣傳,公司總投資金額不超過1.25億元。根據協議的約定,公司享受該片票房一定比例的收益分成。
據此,在發行前,寧浩就可獲得1.25億元的保底資金。對于制作方來說,風險被擋在了發行之前,但是對于發行方來說,風險才剛剛開始。
新三板在線了解到,目前每部電影的總票房扣除3.3%的特別營業稅、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余為可分賬票房。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