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 新三板概念股之機器人概念股
在智能制造加快推進的背景下,機器人市場高速發展,行業發展處于上升通道。面對行業機遇,新三板機器人公司積極研發創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在一些細分領域形成優勢。
業內人士表示,新三板企業規模通常較小,相對而言研發能力薄弱,但在不少細分領域理解深刻,在一些應用場景提供定制化服務能力較強。
重點專項引領行業發展
科技部日前發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圍繞智能機器人基礎前沿技術、新一代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六個方向對重點專項進行了部署。專項實施周期為2017年-2021年的5年時間。
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劉進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下一步科技部將發布關于部署智能制造與機器人的重大專項,項目覆蓋智能機器人、智能裝備、3D打印等領域,將投入更多資金。該重大專項目前正在論證。
劉進長表示,重點專項指南緊貼“智能制造2025”,既注重面向未來的戰略新興產業,也重視基礎應用技術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帶動。指南體現出“兩條腿走路”的思路:部署傳統工業機器人的示范應用,屬于基礎應用的推廣;同時,對下一代新型機器人進行布局。對于低端、簡單通用型機器人,主要關注應用推廣;對于下一代新型機器人,如帶有傳感器、智能識別等功能的機器人,注重推動相關自主研發。
“以國家計劃形式發布重點專項指南,對機器人行業的帶動和引領作用不言而喻。”劉進長表示,這將帶動社會資本進行相關投資,對機器人領域投資結構和產業結構都將產生影響。
重點專項指南指出,2017年,擬在6個方向,按照基礎前沿技術類、共性技術類、關鍵技術、裝備類和示范應用類四個層次,啟動42個項目,擬安排國家撥款經費總概算約6億元。為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在配套經費方面,由企業牽頭的項目,配套經費與國撥經費比例不低于1:1;應用示范類項目,配套經費與國撥經費比例不低于2:1。
從目前情況看,多地政府積極支持當地機器人產業發展。浙江寧波“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實施方案編制工作日前啟動,提出未來5年,寧波市將投入20億元,主攻智能制造尖端技術,研發高端產品。
申萬宏源證券機器人行業分析師劉靖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大型機器人企業研發能力領先。新三板市場多中小型機器人企業,研發能力相對更弱。重點專項指南重視基礎應用技術的推廣,對于掌握一定基礎應用技術的中小型機器人企業帶動明顯。以中源智人為例,公司根據3C(信息家電)電子行業生產制造特性與需求,研發出智能解決方案以及系統集成應用產品,并在不少大型3C制造商中進行應用。在這些領域,機器人應用技術國產化方面能得到更多支持,這些公司將直接受益。
面對行業機遇,不少新三板機器人公司積極研發創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在一些細分領域形成優勢。
今年1月,中源智人與清華大學自動系聯合申報的3D立體視覺機器人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資料顯示,中源智人擁有圖像視覺處理、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集成及新型顯示器件COG、FOG的關鍵技術和研發團隊,獲得41項機器人相關的專利及軟件著作權。
今年上半年,伯朗特研發投入100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1.34%。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取得45個專利、5個著作權、3個軟件產品,不少研發成果已應用到產品中。
昆機器人上半年研發投入266萬元,同比增長52%。公司研發的等間距分料中轉臺、高精度去毛刺機構、輪轂搬運裝置等多項核心技術均應用到產品。
此外,深科達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總額均超過當年銷售收入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