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2017年半年報的逐漸披露,新三板金融企業開始新一輪的紅包派發。
8月24日,鹿城銀行(832792)公告稱,擬對2017年半年度及以前年度的利潤進行分配,以30,813.9萬股為基數,每10股分配現金1.5元(含稅),擬向股東分配股息合計4622.09萬元(含稅)。這還不是新三板金融業分紅最高的。
齊魯銀行2016年度分紅4.26億元
分紅最多的是齊魯銀行(832666)。2016年度齊魯銀行業績繼續爆發。去年公司實現營收514億元,同比增21.53%;實現凈利潤16.5億元,同比增38.22%。公司隨后拋出每10股派1.5元的分紅方案,向4200多名股東派發紅利4.26億元!
“財大氣粗”的除了銀行股,還有皖江金租(834237)。去年公司實現營收249.47億元,同比增46.51%;實現凈利潤5.06億元,同比增三成。公司拿出3.45億元分給7名股東,即使持股比例最小的股東也能分得300萬元。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25日,新三板7家金融業掛牌公司發布了分紅方案。其中今年7月才掛牌的易聯金控(871570)擬分紅金額高達1億元。
事實上,今年3月份,年報季剛開始,證監會及時“警示”上市公司,將對有能力但長期不分紅上市公司加強監管。
這種監管氛圍也感染到新三板的掛牌公司。2016年參與現金分紅的掛牌企業從2015年的650家上升至1826家,同比增1.8倍;分紅金額則從49.42億元上升為288億元,同比增長4.83倍。
而金融行業分紅顯得特別積極。新三板有50家掛牌金融企業在公布年報后實施了分紅,無論從分紅總金額還是單企業平均分紅金額,金融行業均在三板所有行業居首。這50家掛牌企業的平均每家分紅額高達6392萬元。
不少三板金融企業是“窮大方”:即使業績下滑甚至虧損也要分紅。
實際上,上述50家掛牌企業中僅13家掛牌企業2016年度凈利潤能達到6000萬元以上。
五家掛牌券商業績下滑仍堅持分紅
相對前者,券商分紅可能有點很無奈。分紅金額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券商占了五家。不過這五家券商業績均出現大幅下滑,今年3月份掛牌的國都證券分紅4.24億元,但去年營收下滑4成,盈利下滑46.36%。分紅超過一個億的東海證券上半年凈利潤跌幅也在七成以上。
近四成參與分紅的新三板金融類企業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有的企業是“掏家底”分紅。
統計顯示,2016年50家金融掛牌公司中,一半凈利潤出現下降,其中19家掛牌金融公司營收、凈利潤雙降,占比近4成。
業績變差的金融類企業以小貸公司為主。最近一年,不少小貸、擔保公司在新三板被限制融資后,相繼揮淚摘牌。
有業內人士認為,留下來的企業分紅積極,除了是向股東負責,可能也有主動“示好”的意味。
私募機構菁英時代(833899)2016年虧損2300多萬元,仍“闊綽”分紅1353萬元。該公司于2015年10月掛牌,2015年度公司還是盈利的,而且高達5915.98萬元。但2016年營收就下滑七成,凈利潤虧損達2300多萬元。
但在分配方案中,菁英時代表示,公司目前經營情況穩定,發展前景良好,為回報廣大股東,擬分配利潤。同時,本次股利分配后剩余未分配利潤1069.94萬元,滾存至下一年度。
自2015年底,證監會叫停私募掛牌新三板,并對已掛牌私募機構前期融資進行調查,隨后提高申請掛牌的私募機構門檻。
除了前述的菁英時代,目前已經掛牌的投資機構中,包括中城投資(833880)、中郵基金(834344)、浙商創投(834089)和雷石集團(832929)也參與了分紅。5家企業合計分紅2.33億元。
相對這些受到監管部門“特殊關注”的掛牌公司,保險公司分紅意愿相對沒有那么強烈。
2016年,保險公司加速掛牌新三板。截至2017年8月25日,新三板保險類掛牌企業達34家,僅2016年就新增了22家。但這么多掛牌企業中,僅德晟保險(871331)和鼎宏保險(834001)參與了分紅,兩家分紅金額合計2622萬元。(原標題:窮大方還是真有錢?愛分紅的新三板金融企業背后有話說)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