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股解禁惹的禍,時間和規模都吻合
分析《波動公告》的結果,是依然對導致本次暴跌的真實原因一無所知。可是這并不妨礙其他的公司公告,為探索下跌的本源提供重要的線索。
9月13日,公司披露了一份《股票解除限售公告》成為探究本輪桃花源股價下跌原因的焦點。在該公告中說明:從2017年9月15日開始,公司有總數為45,568,194股的股票解除限售,可供轉讓。上述解除限售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是42.98%。
根據公告披露的解除限售股份的明細情況,除了公司由實控人柯盛開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的第一大股東——深圳市金盛創業投資發展企業(有限合伙)所持有的23.86%的股份在本次解除限售股份過程中并未涉及之外,其他排名前50的公司股東的股份都有解禁。
其中,除了在公司擔任董、監、高職務的實控人朱方金、柯盛開和其他三名股東謝文、劉邦華、石進良僅解禁了25%的限售股權外,其他44位股東的限售股也或全部或部分地得到了解禁。
考慮到《波動公告》中,公司宣稱股價暴跌與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無關,因此實際可能影響到股價的解禁限售股為本次解禁的總股份45,568,194,扣除兩位實控人的解除限售股8,522,112股,最終可售股份為37,046,082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34.94%。其中解禁額最低的分別排名第36位和第37位的股東,楚龍輝和李興紅,其解禁的限售股數量也都達到了33,333股,占總股本比例的0.27‰。
再回過頭來考察9月15日與18日桃花源股票做市交易的成交情況。兩天內公司股價雖然大跌,但是成交量卻沒有明顯放大,兩天累計成交115手,即11,500股。如此低迷的成交量,即使僅僅出自解禁最少的楚龍輝或李興紅的持股,也足以完成對公司股價的打壓。也就是說,在9月15日上述限售股解禁后,持股量排名前50的股東,除了聲明與拋售無關的第一大股東和兩位實控人之外,其他47位股東中的任何一位都足以引發股價的大跳水。
綜上所述,桃花源股價崩盤的元兇固然是從9月15日開始的限售股解禁,可是低迷的市場環境和做市交易提供的流動性,則為解禁股奪路而逃,進而引發股價大幅跳水提供了前提條件。
以上就是新三板最新消息,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桃花源限售股解禁,引發股價大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