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最新消息|“靠海吃海” 看新三板公司如何“玩轉”海洋!
《2016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突破7萬億元,達70507億元,比上年增長6.8%,海洋生產總值已已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5%。
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43283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27224億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566億元、28488億元、38453億元,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5.1%、40.4%和54.5%。
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包括海洋漁業;海洋第二產業包括海洋油氣業、海濱砂礦業、海洋鹽業、海洋化工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力和海水利用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等;海洋第三產業則包括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科學研究、教育、社會服務業等。
海洋生產總值持續保持穩定增長,離不開政策引導以及眾多海洋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共同努力,而在新三板上,也有著一群公司主營業務與海洋產業相關聯。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上主營業務與海洋產業有所關聯的公司共有90家,業務范圍基本涵蓋了海洋三大產業,下圖揭示了這90家公司所屬的行業分布。
新三板海洋產業相關公司行業分布圖
這90家公司,主營業務主要集中在海運、相關海洋食品、機械及電子設備、海上相關專業服務以及信息技術等方面。
海洋第一產業相關公司大多“靠海吃飯”
海洋第一產業主要包括海洋漁業。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這90家公司中與海洋漁業有所關聯的公司多達20家,多數公司都有從事海洋水產品的養殖,屬于真在的“靠海吃飯”公司。
涉及海洋第一產業的新三板公司業績情況
20家公司中,共有6家公司位于創新層,其中僅有的4家做市公司也都是創新層公司,分別是環海生物、東霖食品、保通食品以及玉洋股份。其中東霖食品主要從事天然海洋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超過15億的市值在所有20家公司中位列第一。排除沒有市值數據的5家公司,20家公司中共有13家公司市值過億。
業績方面,2016年有10家公司營收過億,其中保通食品營收連續兩年突破10億元,凈利潤亦達到8000萬左右。2016年保通食品還通過電商平臺進軍終端市場,從而使得公司2016年主營業務國內銷售在銷售收入中占比相比2015年提高了13.41%,達到42.15%,出口銷售占比為55.86%。
凈利潤方面,2016年僅有兩家公司虧損,此外,還有3家公司凈利潤超過3000萬的IPO凈利紅線,3家公司中,凈利潤最低也有保通食品的7815.41萬,最高則是東吾洋的9680.64萬。
東吾洋主營凍魷魚、凍鯖魚、凍金槍魚、凍白鯧魚、凍章魚粒、凍生魚片等水產品加工。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產品多銷往日本、香港、泰國、埃及等國家和地區,其2016年外銷收入占比達到94.3%。
融資方面,共有10家公司有過定增,其中東霖食品成功有過兩次定增,合計募資2.35億元,是唯一一家募資過億的公司。而在二級市場交易方面,東霖食品也尚算活躍。東霖食品于2015年11月20日掛牌新三板,實際交易天數為170天。
此外,海益寶、保通食品、冰洋科技、壯元海四家公司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也算活躍,均有超過200個交易日有過成交。而在這20家公司中也有15家公司在二級市場有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