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到現在,A股涌現出了大批影響市場的猛人。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出身于券商。如今,在新三板市場,同樣有這么一批人,他們出身于券商,叱咤三板市場。只不過,這些人的身份變成了掛牌公司董事長。
據統計,除金融業外,一共有65名新三板董事長曾供職券商。在這個名單中,王明夫、桑會慶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65家公司中,目前估值超過10億元的共有7家公司,分別是九州量子(837638.OC)、和君商學(831930.OC)、仁會生物(830931.OC)、睦合達(836801.OC)、通用數據(833056.OC)、易簡集團(834498.OC)和九天云竹(837939.OC)。其中,估值最高的是九州量子,按照最新一輪的定增價計算,其估值高達54億元;剩下公司中,市值超過5億元的一共有10家,超過1億元的則是31 家。
在這些公司中,和君商學、仁會生物、易簡集團、九州量子當屬券商人士在新三板創業的成功典范。在這些人身上,能看到這樣幾點:
1、口號響亮、概念新穎。
無論是量子通信,創新藥,“斯坦福+美國硅谷”式的創新生態,還是中國的“新聞集團”,對外必須是口號響亮、概念新穎,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說,和君商學的“斯坦福+美國硅谷式的創新生態”和易簡集團的“中國的新聞集團”更像是一種口號。而仁會生物“創新藥”和九州量子“量子通信”的概念,可是實實在在支撐起了數十億的估值。
2、手上有人,籌錢不難。
券商人士創業,資源成為了他們最大優勢。這一點,在和君商學和易簡集團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在2014年凈利潤僅為638.25萬的情況下,和君商學以12.65億元估值成功融資了2.65億元,俞敏洪、王亞偉等“大佬”參與其中。
而胡衍軍的易簡集團更是從其此前服務過的星輝娛樂手中低價購得,并且星輝娛樂的發起人股東還成為了公司的新三板第一次定增的投資方。
3. 利潤通過并購來實現。
在新三板,和君商學經歷了三次融資,合計募資17.29億元。融資后,和君耗資13.93億收購創業板公司匯冠股份23.08%的股份。2016年,匯冠股份16.96億元營收并入和君商學,占和君商學營收94.25%;隨之并入的還有1.59億元凈利潤,占比76.81%。
而易簡集團則選擇了投資新媒體公司,在這樣不停地投資和出售資產中,公司獲得了可觀的凈利潤。2017年上半年,公司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217.5萬,扣非凈利潤僅為885.99萬,而非經常損益所帶來的利潤也正是來自公司的投資收益。
?九州量子鄭韻輝——乘量子通信之風強勢起飛
九州量子在新三板的經歷,不可謂不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