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般情況下,客戶單方面提前終止合同實屬正常。但是公司的主要客戶在提出終止合同之后,又通過各種方式替關聯方“挖角”服務商的員工,造成相關員工的大面積跳槽,則難免引發當事方的強烈反彈。近期,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濱江區人民法院分別受理了聯合永道起訴與新華三集團相關的三家企業之間的“挖角”案。
北京聯合永道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聯合永道,證券代碼:430664.OC)是以軟件開發和信息技術外包服務作為主營業務的一家IT服務提供商。公司于2014年3月7日正式登陸新三板市場。
2017年10月9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杭州中院)受理了聯合永道起訴新華三集團全資子公司紫光華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華山)和新華三集團關聯方紫光云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云數)一案。同日,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濱江區法院)也受理了聯合永道起訴同為新華三集團全資子公司的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三技術)和紫光云數一案。
由于聯合永道與新華三集團存在長期合作的基礎,因此公司與新華三集團的下屬全資子公司紫光華山和新華三技術分別簽訂了服務協議,約定公司為上述兩家公司分別提供技術服務。
第三家企業紫光云數,是2017年1月新成立的新華三集團的關聯公司。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提供的數據,其經營范圍為“信息技術開發與推廣、軟件開發銷售、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而聯合永道的經營范圍則是基于軟件開發和信息技術外包主營業務的“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由此可見,紫光云數在主營業務上與聯合永道有部分的重疊。
新華三集團兩子公司提前終止合同 嚴重影響聯合永道經營
2017年8月1日,在沒有和聯合永道溝通并且協商一致的背景下,紫光華山和新華三技術分別同時向聯合永道出具了單方面《合作提前終止通知函》(以下簡稱:《通知函》),通知聯合永道提前終止協議。
根據聯合永道披露的2017年半年報,紫光華山和新華三技術報告期內為公司帶來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34.86萬元和429.72萬元,分別占當期公司營業總收入的27.68%和8.29%。兩者分別位列公司主要客戶的第二和第三名。兩家公司同時單方面終止與聯合永道之間的服務協議,將可能在短期內影響公司總計35.97%的營業收入,超出公司總營收的三分之一,已經明顯影響了聯合永道的經營。
此外,作為公司的主要客戶,紫光華山和新華三技術還分別拖欠了公司408.44萬元和183.10萬元的應收賬款,兩者累加占公司應收賬款總額的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