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報的不斷披露,不少公司出現了業績變臉,這也就導致了股價的重挫。爆雷或者藏雷往往是一個公司業績大幅度低于預期,從一季報的情況來看,藏雷的公司往往有三類。
股價暴漲業績虧損的周期股
第一類是股價暴漲但業績虧損的周期股。以豬周期為代表的股票一季度大幅上漲, 但是一季報出來虧損公司當中,牧原股份、雛鷹農牧、溫氏股份等排名前幾位的公司都從事豬肉養殖。這些公司業績虧損但股價暴漲有一個說法是因為豬周期,那么下面簡單算一個賬,以資產管理能力比較好的牧原股份為例:2016年和2017年是它的一個盈利高峰,利潤為23億,當時對應的市值是600億,所以PE是26倍;現在牧原股份的市值是1400億,如果按26倍的PE來算,它今年應當盈利54億,這樣才能維持市值。而一季報它虧損5億多,也就是說剩下的三個季度理論上牧原股份要盈利60億,才能維持市值。
凈資產收益率低的熱門題材股
第二類是熱門題材股,但它的凈資產收益率很低。比如5G、工業大麻,還有一些其它聞風上漲的一些短期題材股,如果它的凈資產收益率比較低,比如長期低于6%以下,也就是它基本處于一種不及格的狀態。好的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一般在20%以上或者15%以上,低于6%說明資產經營能力差。好比一個中小學生,六門課平均起來總分不及格,現在新開一門課,能否學好?這是個疑問。這樣的股票也容易爆雷。
分紅吝嗇高管減持的平庸股
第三類是分紅很少或者基本不分紅,但是出現高管減持的一些上市公司。不分紅的公司,有可能是沒有盈利或者有更大的投入項目不想分紅,但是一旦出現高管紛紛減持的現象,就說明這個公司兌現收益主要是靠賣股票,如果長期持有很難賺錢。比如東方通信暴漲之后,大股東說要減持不超過2%的股份。
從投資的角度看,一定要關注公司的基本面,投資者不要幻想通過一個故事或者題材就能改變一個公司的基本面。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