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他們是改變世界的企業家,他們是胸懷大志的創業者,他們用自己的才能,把技術搬出實驗室,打磨出偉大的產品,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因此改變。
4月16日,上海車展正式開幕,兩年一度的行業盛會,吸引了眾多目光,備受關注的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及新勢力中的優秀代表天際汽車、蔚來云集一堂,諸多前瞻技術車型紛紛亮相和預售。比如,天際汽車推出了兩款重磅車型,豪華智能電動SUV ME7開啟預售,面向未來的下一代全新車型—高能量豪華運動轎車ME-S全球首秀,兩款車型外觀設計未來感十足,主打人工智能。
偉大的企業家,一定擁有宏大的夢想,他們把目光放在未來,把重心放在產品上,把產品做到極致。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正因為如此,未來才充滿遐想,才充滿機遇。
5G時代的智能終端:汽車
汽車將會成為下一個重要智能終端,畢竟最重要的兩項技術,5G和新能源,都體現在汽車上。值得關注的是,在5G時代,人與人和物與物之間,信息數據交互的體量都不是一個級別的,這也注定了,手機不會是下一代智能終端。2019 年 3 月 28 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5G的應用,可能20%用于人和人之間的通訊,80%用于物和物之間的通訊。
“在應用方面,最大的也就是移動狀態的物聯網,移動狀態的物聯網最大的一個市場可能就是車聯網,以無人駕駛汽車為代表的5G技術的應用,可能是最早的一個應用。”車是始終處于移動狀態,一定要用到移動的網絡通訊,所以5G時代的智能終端很可能是汽車。智能汽車產業鏈很長,比如遠程監測、車載娛樂、智能控制、自動駕駛,現在前三個已實現,終極目標是實現自動駕駛,還有一段距離。產業鏈長的另一層意思就是,市場空間龐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在5G快速建設與產業鏈成熟度快速提升的推動下,中國車聯網滲透率或提升至77%左右的水平,市場規模有望達到接近萬億級別。
目前,全球都在爭奪5G市場,全球都在搶奪車聯網,布局智能汽車。天際汽車董事長兼CEO張海亮稱,在新能源、大數據、AI、5G及IoT等技術的合力激蕩之下,智能電動汽車的進化過程充滿無限可能,中國更成為世界舞臺的中心。誰能把握這次機會,誰就能獨立潮頭。目前,我們正處于從汽車大國轉型為汽車強國的關鍵階段,非常關注車聯網未來的發展,因此最近一兩年多個部門密集出臺了支持政策。
最酷炫的車,體現在最酷炫的科技上。得到政策的支持,以及資本市場的青睞,國內造車新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作品。在科技控眼里,真是美不勝收。汽車正在蛻變,以前汽車沾手就掉價,未來汽車可能成為升值資產,主要原因就是,汽車不再是單純的消費品,能夠“實時成長”。天際汽車最近推出的這兩款重磅車型都具備這個特征,主要就是他們研發了一套名為iMA智能電動汽車架構系統。
這套名為iMA智能電動汽車架構系統,區別于傳統的物理性整車平臺,在設計之初就賦予了硬件+軟件結合的多層架構協同的屬性,相當于一個智能模塊的數字化集成。自下而上包括五個層次,分別是網絡架構、硬件、驅動層、應用層和云端,完全能夠自我升級學習,以滿足后續功能拓展。
用戶開車越多,跟駕駛相關的數據就越多,結合智能云平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這輛車會越來越懂你。每個造車新勢力的側重點不同,天際汽車主要側重于用戶實際使用場景,試圖構建全維度生活服務生態。
天際汽車稱,他們開辟了全新賽道,專注于高端產品的極致新體驗,以“有品有趣”的“產品+服務”出發,打通”線上+線下“價值鏈, 構建用戶出行全維度生活場景的服務生態。當前,天際汽車大概擁有800人左右的團隊,70%都是研發人員,所有技術對應于用戶上車前、迎賓、上車后、行駛中、抵達后以及離開車輛的不同使用狀態。安裝天際APP并綁定車輛信息后,你靠近車輛,車門自動打開,根本不需要再拿出遙控鑰匙,也不需要拿出手機,它的藍牙鑰匙就能搞定這一切。
坐上駕駛位,天際汽車會人臉識別出你,然后根據你的駕駛習慣,為你調整座椅位置、后視鏡、氛圍燈顏色、開機問候語,喜歡的電臺和音樂等等。換一個人坐上去,也一樣,多人共用一輛車,它識別得出來。開車上路,遇見揚塵臭味,車主直接喚醒AI精靈,只需要說一句話,AI精靈會自動打開窗戶或者空調內循環。
不要擔心自己的品味跟家人朋友不同,車內擁有5個屏幕,可連接4個智能移動終端,影音娛樂無打擾獨享,自己聽自己的。遇見大家都喜歡的,也可以分享至車內所有人的屏幕。如果大家臨時想找地方吃飯,不勞主駕設導航,專心開車就行,車內其他人設置,目的地共享給主駕駛。
偉大的科技產品是新舊時代分水嶺。互聯網剛開始的時候,IBM、微軟、因特爾等公司飛速成長,但是人們還是習慣叫它PC時代,因為個人電腦太成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偉大的公司是蘋果和谷歌,因為手機作為智能終端締造出了數萬億美元的產業規模。
在5G時代,偉大的公司一定出現在汽車領域,新的“蘋果”、“谷歌”很有可能就是那些對未來充滿想象的公司,就是做出那些屬于“未來”產品的公司。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