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數概況
2017年6月13日的新三板成指指數報收于1233.52點,上漲0.01%,新三板做市指數報收于1067.54點,上漲0.08%。市場總成交金額為8.45億元,其中做市轉讓成交2.50億元,協議轉讓成交5.95億元。共有983只股票發生成交,其中做市轉讓560只,協議轉讓423只。
2.掛牌概況
截至2017年6月13日,共有11287家掛牌企業,有1559家做市企業,9728家協議轉讓企業。2017年6月13日新掛牌公司4家。
3.個股統計
2017年6月13日,做市轉讓漲幅前3位的股票為諾君安19.66%、精鷹傳媒19.05%、五洲無線16.02%。成交金額前3位的股票為施可瑞1,995.44萬元、古城香業1,541.57萬元和聯訊證券1,363.71萬元。協議轉讓漲幅前3位的股票為龍騰影視99.1%、立昌環境97.5%、博大光通96.66%。成交金額前3位的股票為百姓網6,240.00萬元、千葉珠寶4,170.71萬元和博銳尚格2,552.55萬元。
4.市場信息速遞
新三板在線統計,2015年新三板股權激勵企業只有143家,2016年增加到350家,而2017年1月-5月,卻有201家披露了股權激勵方案,同比增長65%。
算起來,從2015年至今,新三板市場上股權激勵公司累計才550多家。也就是說,從統計的數據來看,雖然新三板實施股權激勵方案的企業數量增長速度較快,但是相對于新三板11283家掛牌公司而言,簡直是“九牛一毛”。
新三板實施股權激勵方案比例如此低的原因,榮正咨詢高級合伙人桂陽在6月8日的中國企業家價值論壇上表示,由于目前新三板市場相關制度的特點:無激勵股特殊增發通道、合格投資者要求、無激勵權益登記機制,對于掛牌企業設計及順利實施股權激勵造成了負面影響。
“此外,在掛牌企業實際增發激勵股的過程中,并不像A股那樣有專門的增發通道,企業需要借助券商的通道予以實施,給股權激勵制造了額外的成本。”桂陽進一步表示。
比如,新三板對合格投資者的高門檻要求,又為員工購買二級市場上的老股構成了不小障礙。區別于A股的是,新三板公司員工獲授的限制性股票或股票期權,無法在中登公司進行登記,也就在無形中喪失了第三方機構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