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方融資平臺?地方融資平臺有風險嗎?財經365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
所謂地方融資平臺,就是指地方政府發起設立,通過劃撥土地、股權、規費、國債等資產,迅速包裝出一個資產和現金流均可達融資標準的公司,必要時再輔之以財政補貼作為還款承諾,以實現承接各路資金的目的,進而將資金運用于市政建設、公用事業等肥瘠不一的項目。
2010年,隨著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數量和融資規模的飛速發展,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負債規模也在急劇膨脹。大規模的投融資也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居高不下的舉債。"地方債"再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有消息稱,地方債務在短短幾個月內,已經從4萬億飆升到7萬億。據有關專家分析,高達7萬億甚至更多的地方債務,可能會拖垮中國經濟剛剛復蘇的腳步。
前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銀監會召開的2010年第二次經濟金融形勢分析通報會議上介紹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余額為7.38萬億元,同比增長70.4%。占一般貸款余額的20.4%,全年新增貸款3.05萬億元,占全部新增一般貸款的34.5%。這離世界公認的警戒線60%已經很接近了。可見在2009年,為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地方政府圈錢之猛。
來自銀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到2009年5月末,全國各省、區、直轄市合計設立8221家投融資平臺公司,其中縣級平臺高達4907家。而從地方平臺公司貸款債務與地方政府財力對比看,債務率為97.8%,部分城市平臺公司貸款債務率超過200%。 央行2011年6月1日晚間公布的《2010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介紹了其2008年以來對全國各地區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情況的專項調查結果。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國共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1萬余家,較2008年年末增長25%以上。其中,縣級(含縣級市)平臺約占70%。同時,平臺貸款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中占比不超過30%。對于平臺貸款的具體數量,央行在報告中并沒有披露。但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提到,"平臺貸款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中占比不超過30%。"按照2010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為47.92萬億元來算,截至2010年末,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不到14.376萬億元。
風險的實質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地方融資平臺最大的風險,在于把地方政府基礎建設和公共事業產生的債務信貸化。
以上是地方融資平臺的有關內容,希望本文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融資頻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