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7日,由讀懂新三板主辦的2017NICC中國新三板投資者大會在上海上海普陀區環球港凱悅酒店如期舉行。會上,在題為“一萬家新三板公司,如何選到好的”的圓桌討論中,萬家基金權益投資二部總監、新三板投資負責人葉勇分享了他的觀點。
此前,葉勇投資新三板已經四五年時間了。在他看來,如果三板已經淪為PE投資選項目的標的庫,三板本身作為一個獨立市場存在的意義就成為很悲哀的一個事情。萬家有四點要跟大家分享。
第一、堅持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進去,這也是投資的一個真諦。這么多年下來,他們發現湊熱鬧的時候往往下場是比較悲慘的。2015年的時候,當時市場非常熱,他們一個項目都沒有投,當時其實很煎熬,因為市場很狂熱,你要證明你自己比別人更聰明,很可能會被踏空了。太貴的還是要比較謹慎。
第二、成長。成長是非常關鍵的,比如說一個企業即使再便宜,如果沒有成長性那么也是沒有任何意義,或者意義不大。無論是二級投資,還是一級投資他們非常看重成長性,因為只有相對比較合理的成長性才可能帶來比較好的回報。
當然大家都在說看成長性,這里有一個真成長和偽成長的問題。這個其實要求很高,因為投資人要做好投資前的調研,需要投資人對業務、財務、法律各方面做一個充分的全面的調研,基本上只要你這個調研做的足夠細,大部分風險都已經規避了。如果投出來了有很多問題,說明你調研做的不夠細。
第三、大量資產配置。公募出身的可能比較講究這個,如果作為一個機構投資者來講,管理十幾億的基金的話,如果都是投一些小而美的公司,整體的收益還有成本是很難進行匹配的。所以需要尋找相對比較大的成長性行業作為標的,來進行大量資產的配置。現在比較重點關注在新興制造和傳媒娛樂行業,以這兩個行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