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最新出臺的減持新規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焦點。海通證券、中金公司、瑞銀證券三大證券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日前分別對該新規進行解讀。
上述券商關注到減持新規對變相減持的限制,預計定增市場可能因此受沖擊。其中,中金公司表示,新規對股市資金面短期有一定積極影響,估計近3個月上市公司大股東和高管的減持規模將可能從584億元下降至369億元,降幅為37%。
變相減持受限
對比2016年1月舊規,新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修改內容主要包括:擴大適用范圍至特定股份股東,完善非公開發行股份解禁后減持規范,防范大宗交易“過橋減持”,明確協議轉讓受限,完備減持信息披露要求,以及更加嚴格的董監高減持限制等。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表示,減持新規呼應3月以來再融資規則從緊情況,或進一步降低二級市場參與定增的積極性。新規要求定增減持在解禁后12個月內不得超過持股量50%,90日內減持總數不超過1%,“由于定增退出獲利時間被延長,預計定增融資吸引力進一步下降。由于再融資難度增加,上市公司外延式增長受阻,預計市場將會關注內生增長型公司。”
日前,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表示,新規對于市場的影響包括:“變相減持”受到制約;IPO原股東及定增模式下的一二級市場套利現象將受到一定抑制;對股市資金面短期有一定積極影響。
中金公司相關研報還提到,新規對于大宗交易減持比例和受讓方轉讓時間的限制是對2016年舊規的補充,預計新規出臺后此類大宗交易減持的活躍程度將下降。另外,此前有部分通過一級或一級半市場方式進入的投資者為避免未來減持受限,時常出現持股占比4.99%、無限接近5%的“精準持股怪象”,新規中也增加了對于此類投資者的減持限制。
中金公司研報還表示,首發(IPO)原股東及定增模式下的一二級市場套利現象將受到一定抑制。
改善短期情緒
上述三大家券商均認為,減持新規對股市可能帶來短期積極影響。
中金公司稱,新規對股市資金面短期有一定積極影響。新規選擇在二級市場投資者情緒相對低迷、市場整體估值已有調整、大股東及高管近期減持意愿下降甚至更多產業資本考慮增持的時點出臺,有助于避免對市場造成過度波動。目前,在較多投資者認為主要股東股份減持是市場下跌主因的情況下,限制股份減持對市場情緒短期有提振作用。對于大宗交易的限制、增加參與IPO和非公開發行但持股未超5%股東的減持限制等規定,對短期資金面有直接影響。
中金公司以大宗交易減持為例,用最近三個月的大股東和高管減持情況做樣本來估算新規可能的影響。“若假設大宗交易減持按照新規的形式每個股東最多只能減持總股本的2%,近三個月大股東和高管的減持規模將可能從584億元下降至369億元,降幅為37%。”
不過中金公司預計,減持新規對市場帶來的中長期影響待觀察。綜合來看,大股東及高管減持所持股份屬于正?,F象,但大比例減持、過快地減持的現象普遍,背后一般是股票當前“定價”對于大股東或高管等內部人來說,是不適當的“高”。短期來看,限制減持可能對市場情緒有幫助,從長期來看,需要注意這次減持新規是否會使得定價失衡的糾正過程更加緩慢。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在研報中表示,此前投資者普遍擔憂產業資本減持導致股市微觀資金供求結構惡化,新規降低了產業資本減持對市場的沖擊。同時,減持新規和IPO規模減小,有利于改善股市資金微觀供求關系,而且反映監管層態度友好,有助改善投資者情緒。
荀玉根還表示,目前,減持新規和IPO規模減小有助改善短期情緒,預計對小票刺激明顯。不過,市場出現中期轉機、形成新一輪的上漲還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