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連續上漲,存量可轉債的估值大幅度抬升,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資金參與熱情,等待新券成為一些機構的選擇。
剛剛過去的6月,可轉債市場走出一波超預期的反彈行情,指數從低點反彈幅度已經超過7%,其中不少轉債表現優于正股。“不僅有賺錢效應,還出現大幅提升估值的行情。這確實超出了此前市場預期。”興業證券研究員左大勇認為,此輪行情中可轉債表現搶眼。
由于本輪行情由流動性改善預期驅動,帶來的是股、債、商品同時上漲。在監管預期緩和以及6月份資金面改善超預期的推動下,轉債市場出現了階段性跑贏正股的現象。雖然可轉債行情如火如荼,可是多半機構卻一腳“踏空”。
“近期可轉債估值大幅走高,讓我們無從下手。”一家買方機構負責人面對估值快速拉升的轉債無奈地表示。
中金公司的調研同樣呈現類似結果。據悉,隨著6月中旬以來股市階段性走強,轉債吸引了不少債市資金進入,尤其是有一定排名壓力的公募債基,轉債的估值水平也被快速推高,甚至不少投資者還沒有來得及加倉。從根源上講,雖然目前轉債供給頗受期待,但至今總體存量卻仍然較小,擇券空間更小。這也導致不少機構期待新發轉債,以期獲得超額收益。
數據顯示,目前20家可轉債持有到期收益率普遍大幅縮水,最高不足2.5%,且已無跌破面值的券種。股性突出的可轉債轉股溢價率均值在20%附近,相較于新券上市也無太多競爭力。
“從估值看,目前可轉債數量稀少,經過大幅上漲后估值偏高。相比較而言,新可轉債也頗具競爭力。因此,參與新轉債運作確實可行?!焙MㄗC券分析師張崎認為。
一般而言,參與可轉債可以通過老股東配售、打新和二級市場等三個渠道。數據顯示,近期可轉債打新收益率明顯高出此前市場預期,模塑轉債的回報率更是高達年化35%。
記者最近了解到,國泰君安和東方雨虹兩家公司已經拿到可轉債批文,暫未發行,合計規模達88億元。
雖然市場有配置需求,但是大型轉債的發行并不利于可轉債定價。
“短期看,如果大型轉債在新規出臺前發行,勢必對資金面產生影響,并不利于可轉債定價,也會影響行情的延續?!弊蟠笥抡J為。
上周以來,股票、債券、商品等資產出現了分化,其中股市依舊維持強勢,而債市在全球多家央行加息言論的影響下連續走弱,可轉債也出現了回調跡象。
“從公布的PMI等宏觀數據看,中國經濟韌性很強,并未出現市場所擔心的情形,這也使監管層去杠桿底氣十足。因此,7月份資金面仍會是影響可轉債定價的重要因素?!弊蟠笥卤硎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