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歲末、2017年年初之際,許多券商密集發布2017年新三板策略研報,部分私募機構亦相繼發聲,預測2017年新三板市場既是蛻變之年又是轉折之年。但是時已過半,私募機構做市制度、大宗交易制度、競價交易制度、創新層差異化制度、200人股東問題、“三類股東”問題、公募基金入市等政策不確定性仍然讓市場的預期難言樂觀。
當新三板站在2017年時間中點,年初的預測和設想下半年是否能兌現,市場的走勢將如何,都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在多家券商的研報中,“低迷”成了描述上半年新三板市場的主題詞。
據數據顯示,2017年新增掛牌企業1151家,掛牌總量較2016年末增長11.33%,掛牌增速明顯放緩;做市指數1064.92點,半年跌幅為4.24%,從4月初開始做市指數一再創新低;協議轉讓公司數量成倍增長,做市公司數量占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的13.58%,較2016年年底的16.27%有所下降;市場成交量呈低迷狀態,平均換手率僅5.27%,整個上半年沒有股票交易的公司有6827家,占整個市場掛牌公司數量的60.34%;定增融資額并沒有隨著掛牌公司數量增多而同步增長,上半年融資金額為939.76億元,接近去年同期數據……
政策層面波瀾不驚,監管收緊成為常態,年初市場預測的政策落地不多:投資者準入門檻未有實質性調整,新一屆創新層陣容出現較大變動,成功IPO轉板案例大量增加,做市轉協議蔚然成風,私募做市難覓其蹤……
中泰證券張帆團隊認為,上半年新三板主要體現了股權投資市場和A股預備板的屬性。
對于新三板市場下半年的展望,安信證券諸海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上半年市場這么弱的情況下,還有兩三百家做市股票創出了新高,非做市的股票數量則更多,所以這個市場有足夠的容量做好投資,特別是股票投資。總的看法是,下半年的投資機會,四季度的機會要比三季度大。從行業來看,很多公司已進入價值投資的區間。未來交易制度的改革會帶來市場30%至40%的增量。”
對于哪些行業將成為下半年的投資熱點,中泰證券根據行業研究的覆蓋范圍,持續看好醫藥健康、新材料、新消費等新興行業龍頭企業。
東北證券認為,當前市場悲觀氛圍來自政策創新預期落空。新三板下半年行情將前低后高,三季度大概率延續二季度的行情,持續小幅下跌。隨著新的政策周期四季度開啟,新三板二次創業周期有望真正開啟。
聯訊證券某資深研究員認為“‘穩字當頭’是資本市場的主基調,2017年對于新三板而言,更多體現的是全面監管、從嚴監管的監管先行管理思路。”從當前形勢來看,監管層態度仍以謹慎維穩為主,新三板或將繼續維持現狀,做市指數將在底部徘徊,建議投資者保持平常心,謹慎波段操作。預計,11月前后將是下半年新三板市場的重要分水嶺。
(原標題:新三板年中展望:二次創業周期有望開啟)
推薦閱讀>>>
新三板公司公告——山東開泰控股股東因提供擔保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