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中流動性的改善,債券一級市場發行呈現放量態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6月已公布的債券發行規模30302.36億元,超過5月份規模。其中,本月已公布的信用債(企業債、公司債、中票、短融、定向工具、資產支持證券,下同)、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分別達5241.3億、16226.20億,均超過5月份規模。
事實上,這是信用債單月發行量結束兩連跌。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我國信用債發行迎來一個“小陽春”,全月發行量高達6508.9億元。不過,好景不長。4月,監管部門密集發布一系列市場始料未及的嚴監管政策,債市收益率大幅上行,4至5月份,大量信用債取消發行。
一級市場放量的同時,二級市場亦明顯改善,1年與10年國債利差相繼完成修復。6月8日,1年期國債中債收益率升至3.66%,超過10年期的3.65%,是2013年6月以后兩者首次出現倒掛。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央行一季度貨幣執行報告定調“貨幣政策邊際放松”,政策層不再依賴于“緊貨幣”來推動金融去杠桿,貨幣政策的邊際放松、監管協調進入“2.0時代”,這是判斷2017年下半年債券牛市的基石。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