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新三板 融資 / 創業 / 動態 / 觀點 > 新三板財經 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中小投資者收益

新三板財經 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中小投資者收益

2017-07-14 18:09? 來源:證券日報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證券日報

新三板財經 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中小投資者收益

1500027393483098.jpg

在五年時間里,我國新股發行制度不斷改革,相繼實施了詢價制度改革、取消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允許中小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配售等一系列頗具亮點的舉措,此前備受詬病的“三高”現象明顯消退。在此期間,證券機構逐漸回歸金融專業服務的本質,更多的中小投資者參與到一級市場、分享到新股紅利。


取消新股申購預繳款制度


“存款大搬家”現象消失


“2015年股市大跌時,我虧損最多時虧了百分之五十,對回本已經失去希望,更別說賺錢了。但對打新還是沒有放棄,2015年底打新新規實施后,我繼續堅持打新。2016年5月底,打中了人生中第一只新股。當時中簽1000股三棵樹,股價15.94元。中簽后一直持有,開板后在接近114元的高位賣出,賺了將近10萬元,也算是彌補了我在2015年的損失吧。”

  

正是小姜提到的2015年打新新規,開啟了“全民打新時代”,打新市場不再是機構的專場。新規取消了新股申購預繳款制度,一方面,可以大幅減少投資者打新所需的資金量,只需按照市值配售去申報,中了簽再繳款;另一方面,也緩解了新股發行前全市場的資金壓力,改變了“巨資存款搬家”現象。


個人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


最大收獲是“知情權”

   

2012年以來,多項改革舉措直指詢價制度,五年的時間里,新股定價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

  

詢價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降低一二級市場的差價。在此前的機制下,保薦機構與發行人的利益相互捆綁,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保薦機構或一味抬高發行人的投資價值,或操縱新股詢價,以達到高價發行股票的目的,最終導致“三高”現象。

  

2012年證監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增加了兩項新措施。一是市盈率25%的紅線(即如果發行價格市盈率高于同行業平均市盈率的25%,發行人則需披露詢價對象報價情況,分析該定價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等;二是中小投資者可以參與網下詢價配售,而以往新股網下詢價只能有機構參與。新實施的個人參與詢價配售的具體做法是,允許主承銷商自主推薦5至10名投資經驗比較豐富的個人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配售。

  

一家證券公司資本市場部總經理告訴記者:“近兩年,合格個人投資者的數量增長很快。個人投資者參與新股詢價并無統一的資金門檻,而是由各主承銷商根據中證協相關規定自行制定,但都不會低于一千萬元。”

  

記者查閱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發現,目前網下投資者中,推薦類個人投資者共計48096位、證券公司113家、基金公司140家、保險公司49家、信托公司43家、財務公司44家、另外還有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及推薦類機構投資者分別為65家、3206家。

  

中小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配售,也打破了“機構定價,散戶買單”的格局。

  

參與網下申購的投資者被分為三類:A類投資者包括公募基金、社保基金;B類投資者包括企業年金、保險;C類投資者包括個人、私募。申萬宏源的研究數據顯示,從2016年 6月份開始,C 類投資者開始大幅增加。2016年年底, C類投資者配售對象家數從年初時 192家增至3459家,增幅達到1700%;同期 A、B 類雖有所增長但相較 C類而言增幅有限。不過,今年上半年, A、B、 C 三類配售對象家數并沒有出現類似去年的劇烈波動,目前整體來看網下新股申購投資者數量已經趨于穩定。

  

“雖然網下個人投資者數量增長很快,但是受到資金量的限制,對于新股發行定價的影響不太大。” 上述資本市場部總經理告訴記者。但也有專家認為,個人投資者參與詢價并不能發揮主導作用,但確實獲得了“知情權”。


實行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機制


券商競爭進一步分化

  

機構依舊在新股定價市場發揮主要作用。2013年11月3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對于券商的業務能力以及發行定價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家券商資本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引入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機制,提高了主承銷商在新股發行環節的話語權,但也給主承銷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機制下,投行不能僅僅靠保薦業務吃飯,還必須提高定價銷售能力。自主配售權是一把雙刃劍,如何利用這一機制在發行人、投資者和主承銷商的博弈中平衡好各方利益,培養核心的投資者關系、促進銷售能力提高,這對券商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更大的挑戰。

  

券商是新股詢價的主力軍。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齊魯資管參與新股初步詢價次數超過5000次、廣發證券資管詢價次數達到2217次,天風證券、廣州證券、國海證券等6家券商詢價次數均超過1000次。

  

實施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權后,原本同質化競爭嚴重的投行迅速產生分化,IPO客戶向擁有較強定價能力和銷售網絡的券商聚集。近幾年,IPO項目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大型券商手中。業內人士表示,投行之間的競爭,將日益體現為券商綜合實力的競爭。隨著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職責進一步厘清和相互分離,部分缺乏銷售網絡和研發能力的中小投行,將轉變為專業性的保薦機構,專注于企業的上市保薦;而股票的銷售,則交由具有較強銷售能力的大型券商來負責。

  

不過,隨著配售對象數量的迅速增長,新股申購市值的門檻也逐步提高。2017 年上半年新股申購市值門檻的均值為 5464萬元,較去年全年均值1682萬元,上升了224.85%。今年上半年,105只新股的網下市值門檻為 6000萬元,占發行總數的 44.30%。

  

申萬宏源分析師林瑾認為,市值門檻提高的原因主要是,配售對象家數的激增大幅增加了投行工作負荷,一些小的投行更是超負荷;并且,提高市值門檻并不會影響發行成功率,但可有效扼制網下配售對象家數的進一步激增。

  

五年來,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從2012年新一輪新股詢價機制改革到2013年引入主承銷商自主配售機制,再到2014年抑制“三高”措施、2015年出臺打新新規等,這些措施不僅受到投資者歡迎,也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改革促使各市場主體歸位盡責,博弈更加充分。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IPO發行定價機制仍是市場焦點問題,改革仍將在路上。專家指出,繼續強化對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專業服務機構的法律約束、資本約束、市場約束,輿論約束,繼續強化定價過程中的信息對稱機制,促使參與定價的各方遵循穩健原則,使發行價更多涵蓋市場基本信息,向公司內在價值無限靠近,是改革的主要訴求。


以上就是新三板財經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融資頻道(原標題:新股改革五年間:中小投資者獲得實惠 機構回歸專業本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