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是什么?風險大嗎?財經365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般而言,國有融資平臺公司主要是指"地方投融資平臺",除非特別說明,均指地方各級政府專門設立的投融資平臺公司。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和機構等通過財政撥款或注入土地、股權等資產設立,承擔政府投資項目融資功能,并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
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監會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相關事項的通知(財預〔2010〕412號)進一步明確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概念,表述如下: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和機構、所屬事業單位等通過財政撥款或注入土地、股權等資產設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項目投融資功能,并擁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包括各類綜合性投資公司,如建設投資公司、建設開發公司、投資開發公司、投資控股公司、投資發展公司、投資集團公司、國有資產運營公司、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等,以及行業性投資公司,如交通投資公司等。
地方政府融資 超前消費地方債務有風險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地方建設性融資需求快速增長。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嘗試通過設立融資平臺來籌集 建設資金。總體看來,通過地方融資平臺,把銀行資金優勢、政府信用優勢和市場力量結合起來,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特別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同時地方融資平臺也滋生了一些需要關注的問題,主要是舉債融資規模增長過快,運作不夠規范;地方政府違規或變相提供擔保,政府性債務負擔沉重 等。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這些地方脫離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盲目"超前消費"。加強地方債務風險的控制和管理,不僅要進一步完善針對地方政府融資行 為的約束機制,還需引導地方政府切實踐行"有多少錢,辦多大事"的城市建設理念,合理控制投資規模。
以上是融資平臺的有關內容,希望本文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融資頻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