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得有些突然。”新三板投資人周運南在8月2日晚間看到部分攜帶三類股東的擬IPO企業預披露更新后感慨道。
作為新三板擬IPO企業以及一些非公眾公司擬IPO企業來講,三類股東問題成為了其沖刺IPO之旅的最大障礙。長期的不確定性讓企業、投資者、中介等多方市場參與者備受煎熬。
尤其是新三板首批攜帶三類股東的擬IPO企業遭遇審核進度冷凍之后,市場都在焦急等待監管層明確的答復。
而8月2日晚間,攜帶三類股東排隊靠前的部分企業更新了預披露材料,終于打破了原有被擱置的狀態。
這一情況也被很多市場人士認為是三類股東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的積極信號。
九泰基金產業投資部總經理鄭立昌8月3日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預披露更新是一項比較積極的信號。
那么,困擾部分新三板擬IPO企業多時的“三類股東”問題,是否真正進入到了解決問題的軌道?
解除擱置狀態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股東結構中存有或大概率存有三類股東的擬IPO企業,在上交所排隊的有海容冷鏈、有友食品、波斯科技三家。
這三家企業的首次申報時間分別為2015年11月13日,首次申報2015年12月18日以及2016年1月8日。
而深市創業板方面,則有龍磁科技、新產業、博拉網絡、海納生物四家公司確認存有三類股東,其首次申報時間分別為2016年的4月1日、4月15日、4月29日和6月17日。
值得注意的是,這7家公司在證監會IPO排隊進度表中的審核狀態均為已反饋。但有些在2017年2月前后就獲得已反饋的企業,在8月2日之前,審核狀態仍處于停滯狀態。
直到8月2日晚,這樣的局面才終于迎來變化。
上述企業中的有友食品、龍磁科技、博拉網絡終于更新了預披露材料,另外還有阿波羅和聚利科技兩家同樣攜帶三類股東,但排隊稍后的新三板掛牌企業也同樣進行了預披露更新。
周運南的感受也是這一批預披露更新企業的共識。
其中一家企業的內部人士8月3日告訴記者:“我們這些企業都是以4月30日為財務基準日申報的,原則上如果再等一段時間就要補充半年報的審計數據,但證監會在更新預披露之前也沒找我們要過,然后就在官網更新了預披露材料,我們也覺得很突然。”
但另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對記者表示,公司方面也不知道預披露更新是否意味著三類股東問題得到了解決。
實際上,從上述企業得到的反饋問題來看,監管層也在部分企業反饋材料中,要求中介機構對三類股東的問題作出回答或界定,這意味著監管層已經不否認“三類股東”問題的存在。
以三類股東最多的阿波羅為例,證監會在反饋材料中提出,“發行人現有股東中有多家資產管理計劃及私募投資基金,請保薦機構和律師核查私募投資基金是否已經按照基金業協會有關規定辦理備案登記。資管計劃作為發行人股東是否符合首發管理辦法中的股權清晰要求,資管計劃是否有資格作為發行人股東。”
而在有友食品的反饋中,證監會則表示“請保薦機構、律師核查發行人的股東中是否存在信托計劃、資產管理計劃以及契約性基金持股的情形,發表核查意見”。
因此,一些市場參與者認為中介機構和企業均正面回答了三類股東的問題,預披露更新代表證監會認可反企業及其保薦機構對反饋問題的答復,IPO進度得以向前推進。
但值得注意的是,曾被認為是三類股東問題風向標的海容冷鏈等幾家企業,卻沒有成為首批預披露更新的企業。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海容冷鏈等幾家企業尚在預披露材料反饋的流程中,因此不在此次預披露更新之列應屬正常。
不宜過度樂觀
預披露更新是今年6月“三類股東”問題陷入僵局以來久違的積極信號,部分機構也因此做出了非常樂觀的判斷。
北京一家專注于新三板投資的私募機構甚至提出了預披露更新意味著三類股東不構成審核障礙的觀點。
但根據“三類股東”問題發酵一年多以來數次出現反轉的情況來看,預披露更新或并不能成為“三類股東”問題得到解決的依據。
在此之前,海容冷鏈得到證監會反饋,萬馬科技被要求穿透核查三類股東至自然人或國有股東,以及非新三板掛牌企業海辰藥業(300584),長川科技(300604)攜帶三類股東過會均引發市場的樂觀判斷。
但結果總與市場期望的方向背道而馳,“三類股東”的問題至今仍困擾市場各方。
對于此次完成預披露更新的企業而言,也仍有發審會這道關需要闖。在上發審會之前是否還會繼續經歷被擱置的命運也未可知。
而中金公司投行部一位業務人士在8月3日對記者表示:“預披露只是進展的信號,三類股東尚未有監管層明確的指導意見,不能作為問題解決的依據。”
東北證券(000686)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也在8月2日晚間指出:“新三板企業進入預披露階段后,還要看三類股東法律的適格性、如何穿透以及上市的規范,目前并沒有看到統一的、一致的解決方案。”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近日告訴記者,監管層仍在努力研究三類股東的問題,當被問及此次預披露更新是否能作為“三類股東”問題解決的進展時,該人士予以了否認,他表示預披露更新僅是一項積極信號,但并不是所謂的解決方案。
盡管預披露更新并不是清晰的信號,但8月2日晚間部分三類股東擬IPO企業預披露更新這一信號,仍然在市場上形成了蝴蝶效應。
相關各方也將目光聚焦在了這批企業未來幾個月將迎來的發審會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此前一些計劃IPO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已經著手暫停清理三類股東的計劃,想等待這批企業上會的結果。
北京地區一家擬年底申報IPO輔導掛牌企業的董秘在8月3日告訴記者:“我們的股東中有30多家三類股東,清理成本非常高,之前投行測算光是回購成本就得接近5000萬元。我們先試著清理持股較大的幾家。但昨晚的事件讓我們覺得可以等一下,高管合計了下也提出了是否能帶著三類股東申報這種可能性。”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