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財經:“兜底式增持”首現新三板,虧了算大股東的!
現在新三板上也有“兜底式增持”了!
8月18日,有一家IPO概念股裕國股份發出了新三板上第一份“兜底式增持”公告。董事長雷于國表示:凡 2017年 9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期間,以不超過 7.50 元/股的價格,凈買入的裕國股份股票,且連續持有 12 個月以上并在職的員工,若因增持產生的虧損,由董事長予以補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根據公告顯示,本次補償款不設上限。
新三板首例,員工兜底增持,虧了算大股東的
從公告來看,公司這份兜底式增持計劃看起來更像是想實現員工激勵的目的。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雷于國向員工發出倡議的目的是:“為進一步增強公司股東與公司員工之間的利益共享和約束機制,吸引與保留優秀人才,提升公司的凝聚力,增強公司競爭力,確保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根據公告,具體的補償方案是這樣子的,股票增持期滿 12 個月后的 1 個月內,即 2018 年 10 月 1 日至 2018 年10 月 30 日期間:可以以 7.5 元/股的價格協議轉讓給董事長;如果董事長不接受轉讓,可以隨意價格轉讓給外部投資者,如果轉讓的價格虧了,由董事長將虧損的部分補上,具體的補償方式為:補償金額=凈買入數量*成交均價—賣出數量*賣出均價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補償是有期限的,只有2018 年 10 月 1 日至 2018 年 10 月 30 日轉讓的才能獲得補償,2018 年 10 月 30 日后或者2018年10月1日之前轉讓的都無法獲得補償。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號召員工增持大多是因為股價快跌破大股東的質押平倉線了。但是讀懂新三板研究員發現,裕國股份采用協議轉讓,掛牌以來并沒有進行過質押。
同樣是在8月18日,公司出了一份《未來三年(2017-2019年)股東回報規劃》,對股東做出承諾,“任意三個連續會計年度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 30%”。
看來公司相當在意自己的股價。根據2017年半年報顯示,裕國股份目前一共有員工469名,不知道最終會有多少員工增持呢?
裕國股份曾是一家火爆的IPO概念股,主營賣香菇和木耳,位于湖北隨州經濟開發區,2014年8月份就掛牌新三板了。
2016年3月24日,裕國股份發公告表示,公司已于3月21日正式進入上市輔導階段,不過到現在還沒有完成輔導驗收的公告。當時二級市場并沒有反映出來,股價反而下跌了4.01%。
真正讓股價火起來的還是9月扶貧政策的出臺。
2016年9月12日,也就是扶貧政策推出后第一個交易日,裕國股份股價大漲8.41%,收盤價7.35元。
此后裕國股份的成交價格也一直穩定在7元以上。
隨后在2017年1月12日,裕國股份由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其二級市場活躍度絲毫未受影響,成交價格大部分時間還是維持在7元以上。
隨著二級市場的熱炒,公司股東人數也在水漲船高。
2016年上半年,裕國股份的股東減少了4名;2016年下半年,裕國股份的股東人數增加了119名;2017年上半年,股東人數增加了75名,截至目前,裕國股份的股東人數已經達到了374名。
不過進入5月份以來,裕國股份的股價出現明顯下跌,跌到5元附近。當然這可能跟新三板整體的行情偏冷有關系,但裕國股份的自身業績也并不是特別硬朗。
半年報顯示,2016年年報中,裕國股份營收9.68億元,同比下滑7.48%,不過因為毛利增加,凈利潤反而上升了23.64%,達到4858萬元。而2017年上半年,裕國股份營收5.14億元,同比下滑4.05%,凈利潤2032萬元,同比下滑21.51%。
從今天的股價表現來看,裕國股份的公告已經給股價打了雞血。截至昨天收盤,裕國股份的收盤價為5.81元/股,與周五的收盤價相比上漲了11.73%,盤中最高漲幅甚至達到15.38%。
以上就是新三板財經,更多財經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員工買股票,虧了算老板,新三板也有“兜底式增持”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