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銷售處方藥、銷售劣藥假藥等現象在零售藥店屢禁不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監總局)對此也一直保持高壓政策。深圳一家新三板掛牌的醫藥公司——都市醫藥8月22日補發公告,稱因違規收到了5份處罰書。
“國家對處方藥銷售的管控非常嚴格,實體店銷售必須憑借醫生的處方,網上銷售處方藥更是一個禁區;而藥店銷售劣藥、假藥,在行業里來講則觸犯了‘天條’。”湖南藥品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黃修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表示。
違規銷售被處罰
公告顯示,2017年4月~7月,都市醫藥共收到深圳市寶安食藥監局、深圳市市場稽查局、深圳市南山食藥監局發出的5次行政處罰決定,合計被罰沒2萬元。
這5次行政處罰包括:2017年4月,都市醫藥中糧分店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藥,被寶安食藥監局罰款1000元;6月,公司涉嫌以郵售的方式向公眾銷售處方藥,被市場稽查局給予警告,并處貨值2倍罰款1632元;7月,公司銷售的“杰士邦極膚避孕套”說明書與注冊內容不一致,被寶安食藥監局罰款1萬元;公司學府分店銷售劣藥,被南山食藥監局罰沒683.2元,麗苑分店因銷售假藥被罰沒6766元。
都市醫藥是一家通過線下自營連鎖藥房和線上網絡銷售平臺銷售醫藥及醫療器材的公司,2010年成立并于2017年1月掛牌新三板。都市醫藥2016年凈利潤虧損,今年上半年繼續虧損36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醫藥銷售服務日漸飽和、零售藥店日常經營成本上漲,盈利越來越艱難;違規銷售處方藥、銷售劣藥假藥的現象也頻現。黃修祥表示,現在醫藥公司、第三方銷售平臺違規銷售處方藥的現象非常普遍:一來它能夠獲取患者的資料,實現精準營銷;二來處方藥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只要監管部門或者媒體沒有進行曝光,醫藥公司就可能會鋌而走險。
對于此次都市醫藥公布的行政處罰,記者致電公司,公司工作人員稱董秘不在,截至發稿記者未接到回電。
高壓政策延續
違規銷售處方藥、銷售劣藥假藥的現象頻現,但食藥監總局也延續嚴打違法違規的思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海南、甘肅、云南、湖南等7省份大批零售藥店被查。7月初,廣東省食藥監局召開了藥品經營企業違規經營特別是違規銷售處方藥集中約談會。
記者在深圳市食藥監局官網發現,今年7月僅福田區食藥監局對零售藥店或醫院的行政處罰就達17次。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連鎖藥店和醫院,例如平安堂大藥房、一德堂、天安堂和亞洲大藥房等的部分分店涉嫌銷售假藥;寶華藥房、易好藥大藥房、佳康大藥房、仁安大藥房等的部分分店則因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藥被處罰。
黃修祥表示,國家對處方藥銷售的管控非常嚴格,實體店銷售必須憑借醫生的處方,并且必須要有職業藥師對醫生處方進行審核;在網上銷售處方藥則是一個禁區,不能在網上陳列展示處方藥,更不用說銷售處方藥了。但是許多藥店通過快遞公司采取貨到付款的方式進行違法銷售處方藥,若對這種行為不進行監管、消費者不舉報,實際上就很難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