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5日,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4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有132家已披露2016年年報,有79家公司凈利潤實現一定程度增長,占已披露年報公司的59.85%。業績兩極分化明顯,35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在1倍-80倍之間,22家公司凈利潤同比降幅在1倍-23倍之間。
6家公司凈利增幅逾10倍
在上述凈利潤增長的79家公司中, 星座魔山 、 愛尚傳媒 、 鑫岳影視 、 新青年 、 核心創藝 、 精英動漫 6家公司凈利潤增幅在10倍以上。
具體看,星座魔山實現營收1.11億元,同比增長605.38%;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6130.32萬元,同比增長7996.69%。愛尚傳媒實現營收4042.65萬元,同比增長491.53%;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067.9萬元,同比增長3221.61%。鑫岳影視實現營收7799.13萬元,同比增長577.45%;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519.61萬元,同比增長1721.48%。此外,新青年、核心創藝、精英動漫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402.89%、1071.86%、1040.75%。
童夢文化 、 博潤 通、 中喜傳媒 等29家公司凈利潤增速在1倍-7倍之間。其中, 永樂文化 、 約克動漫 、 長江文化 、 復旦上科 等多家公司營收逾億元。童夢文化實現營收1714.43萬元,同比增長20.06%;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52.47萬元,同比增長643.38%。 非凡傳媒 實現營收1.57億元,同比增長338.39%;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4482.59萬元,同比增長336.93%。 頂峰影業 實現1.23億元,同比增長15.74%;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4040.83萬元,同比增長297.08%。
此外, 和力辰光 、 德納影業 、 嘉行傳媒 、 新片場 、 大地院線 等14家公司凈利潤增速在0.5倍-1倍之間。和力辰光實現營收6.03億元,同比增長135.73%;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86億元,同比增長98.17%。德納影業實現營收1.41億元,同比增長10.95%;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169.12萬元,同比增長92.22%。
在凈利潤增速在0.5倍以下的公司中不乏營收、凈利潤規模較大的公司。其中, 華強方特 實現營收33.6億元,同比增長19.79%;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7.11億元,同比增長8.71%。 中信出版 實現營收9.77億元,同比增長28.92%;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25.09%。
多因素助力業績增長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產業鏈業務延伸等方面因素,成為這些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以星座魔山為例,公司表示,2016年度收入增長幅度較大,主要在于《青年霍元甲之沖出江湖》成功發行以及公司網絡大電影實現收入。公司在2016年推出了《鬼拳1》、《浴室驚魂》、《荒墳美影》等多部網絡大電影。
此外,星座魔山依靠IP資源,授權游戲公司游戲改編權,并實現一定銷售收入。截至報告期,功夫系列劇《少林寺傳奇之東歸英雄》已完成制作,正在發行過程中;歷史大劇《客家人之族變》已完成制作。報告期內,公司與橫店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杭州哲信 信息技術 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整體加強公司制作和發行能力,同時提升公司IP開發和運營的能力。
而 上億傳媒 、 龍視星 、 天合新媒 、 視襲時代 、 青藤文化 等22家公司凈利潤同比降幅在1倍-23倍之間。行業內公司業績兩極分化明顯。
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令相關公司業績承壓。以上億傳媒為例,公司實現營收558.31萬元,同比下降49.55%;虧損202.22萬元,同比下降2281.69%。對于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海外劇引進趨嚴,韓劇發行市場進一步萎縮。公司主打東南亞劇市場,受到沖擊較大;公司開發的《綠毛水怪》和《那些青春與愛有關》兩個影視劇均未形成產成品;年度新增壞賬減值損失155.0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