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2017金融街論壇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指出,下一步的金融發展應當有三個標尺,或者說有三個原則,即服務市場經濟、支持普惠金融的發展、支持綠色金融發展。
“金融如果做到這幾點,對宏觀穩定來說,就是功莫大焉。”李揚認為,今后要使得宏觀經濟能夠穩定發展,取決于這三個領域的進展。
對于金融創新,他分析認為,可以投資于大量的證券化資產,因為必須能夠迅速地算出價值,然后給它定價,這就是金融創新,高新科技服務于實體經濟的例證。
但與其相關有很多不服務市場經濟的例子。比如說在MBS、ABS基礎上產生了非常多的衍生品,衍生品本身和市場經濟的關系就已經疏遠了。
“對它進行炒作,就是我經常說的金融業自娛自樂。”李揚指出,這種自娛自樂把整個經濟,整個金融推導了危機的風頭上,以至于全球不得不用一次非常大的,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的危機,來糾正這種不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他特別指出,現在還有一些不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比如說比特幣。比特幣打著高新科技的旗號,覺得可以擺脫央行、擺脫黃金,可以給社會一個新的定價標準、新的支付手段,促進宏觀經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