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11月2日,新三板做市指數跌至1005 .76點。而在2015年4月7日,三板做市指數曾達到過2673.17點的巔峰。在市場活躍度持續降低的情況下,券商也不愿意做市了。今年有做市商的三板公司也在減少,從原來的1654家降至1403家。
新三板在經歷過前兩年迅猛的擴張后,目前掛牌數量增長已經放緩。截至2017年10月底,共計498家掛牌企業“離開”新三板,是2016年全年(56家)的近9倍。
這個市場安靜下來了
近年來,新三板市場企業數量依然在增加。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顯示,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達到11606家。企業數量增加的同時,新三板市場企業質量參差不齊、投資門檻高、流動性弱等問題也長期困擾投資者和新三板企業。
11月2日,新三板做市指數跌至1005 .76點。而在2015年4月7日,三板做市指數曾達到過2673.17點的巔峰。不少新三板公司私下調侃:“現在新三板股票真是太便宜了,股票都跌破凈資產了”。
雖然新三板已經實施了兩輪市場分層,但存在配套制度遲遲沒有落地、創新層企業不穩定等問題,基礎層和創新層并沒有實質的區別。不過,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成交總額的95%集中在不到2000家公司,1000多家公司今年順利完成定向增發。
在市場活躍度持續降低的情況下,券商也不愿意做市了。今年以來,退出做市數量前三的券商為中投證券、廣州證券和光大證券,退出數量分別為97家、89家和84家。其中,中投證券做市家數退出一半,廣州證券做市家數退出近1/3.
“新三板確實有很多不穩定因素,市場依然在震蕩。今年有做市商的三板公司也在減少,從原來的1654家降至1403家。”零壹沃土新三板研究院院長吳少凡對南都記者表示,“這個市場開始安靜下來了。”
吳少凡稱,“新三板市場也有成績,已經成為早期V C、P E項目退出主要途徑。2016年推出的案例中,V C、PE從新三板退出為61 .5%和71 .4%。我們也看到,掛牌的一萬多家新三板的企業也逐漸地向規范化、透明化運作,向真正的公司、規范的公司在轉換過程中。”
廣東省創投協會名譽會長李春洪對南都記者分析稱,目前新三板市場流動性不足等問題只是新三板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實際上,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不過3年,還處于幼兒期,不能因為目前的融資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就說它不適合中小企業。”
投資門檻短期不會降低
“新三板市場的長期發展,關鍵在于改善流動性。”零壹沃土新三板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朱為繹表示,“包括再分層等措施,將使得優質企業獲得更好的流動性以及估值,對整個市場將起到示范效應。”
目前新三板市場是個散戶禁入的機構市場。以去年為例,去年年底新三板投資交易戶為20多萬,但這20多萬戶中,有大約10萬戶是只能買賣自己股票的原始股東,有交易記錄的也就5萬戶-6萬戶。
新三板500萬投資門檻限制了散戶投資進程。不過,業內專家依然表示,投資門檻降低在短期內無法實現。“新三板是國家進行資本市場多層次建設的重要試驗田,其本身就與主板有差別,并不需要所有的投資者參與。新三板是一個相對寬松的融資市場,風險比較高、交易體量大,所以為了保護投資者和企業,貿然降低門檻還有一定的風險。”李春洪預計。
另外,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特別突出。“相當多的企業信披質量相對較低,會加大投資者的擔心。今年的情況也表明,一些表面上數據不錯的企業,在PR E-IPO浪潮中,最終被市場檢測出存在各種問題,并不是像利潤表披露的那么亮麗。在流動性不足的情形下,這種影響會加深。”廣證恒生總經理袁季對南都記者表示。
“對于市場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目前監管層正在進行研究。”李春洪預計,“明年一定會有鼓勵新三板市場的相關政策出臺。”
更多財經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