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創新企業,理財范由于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系列實踐成果,也被互聯網金融博物館授予“金融科技創新年度英雄榜”榮譽。
“金融與科技的結合是大勢所趨,可以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對金融改革,對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理財范將緊跟金融科技發展潮流,以金融科技為推動力,為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理財范CEO申磊說。
金融業新的風口
所謂金融科技,是指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旨在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改善用戶體驗、提升服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這一概念最早走俏于2016年,近期由于監管部門以及大型企業的布局,又一次成為金融發展的焦點話題。
在這個6月份,先是京東金融與工商銀行簽署了金融業務合作框架協議;接著,百度與農業銀行圍繞金融科技領域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隨后,“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掛牌成立;而在三個月前,建設銀行已與阿里、螞蟻金服簽署三方合作協議,至此,四大行與BATJ在金融科技領域正式完成強強聯手。
不只是金融機構,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對于金融科技的發展也給予高度重視。
幾乎與四大國有銀行布局金融科技的同時,央行印發《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十三五”金融業信息技術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并特別提出,加強對金融科技的研究與應用。
申磊認為,“不僅是互聯網公司和創業企業,如今,從大型銀行到中央金融監管部門都在積極推動金融科技,這表明金融科技已經成為金融業發展的新風口。這背后反映的是,科技改變金融,金融科技正驅動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重構,乃至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核心競爭力的重構。”
理財范搶占先機
作為新興互聯網金融機構,理財范誕生伊始即具備“金融+科技”雙重基因,并基于對互聯網科技、金融產業與中小企業生態的深刻理解,借助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大數據風險管理技術等金融科技,搭建出借人與借款人直接交易的網絡借貸平臺,更加便捷、高效地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融資服務,實現“金融+科技”的成功跨界融合。
申磊指出,隨著研究地深入和實踐地積累,金融科技在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創新、風險控制、服務模式、網絡安全等方面的運用正在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成熟。
以區塊鏈為例,理財范不斷加大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運用,這種新型的分布式信息儲存技術打破了傳統的信息集中存儲模式,每個節點都可以將其記錄的數據更新至網絡,以避免導致其它節點信息的缺失,從而有效保障信息安全。
此外,理財范還積極參與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搭建的網貸行業信息共享平臺,該平臺基于區塊鏈技術模式實現信息共享,幫助理財范在保障用戶信息安全的提前下,有效拓展大數據風險控制的數據庫,最終實現防范多頭借貸、控制借貸風險。
人工智能也是理財范金融科技發力的重點方向之一,并首先將其應用到在線客服業務上,對來自包括微信、易信、在線網頁、手機APP等電子渠道的用戶問題進行智能的意圖識別,然后分門別類將最為精準的答案返回至用戶,提升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