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訴;我是從遠洋而來的劍客,2007年初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他們都叫我“p2p”,也叫我“網貸”。我的主要技能就是幫有閑散資金的人理財,幫有借款需求的人融資。
最初我行走地小心翼翼,怕驚散了人群。慢慢地,我開始像本土劍客一樣,有了自己的根基,“拍拍貸”、“宜信”、“紅嶺創(chuàng)投”等逐漸投入我的麾下。憑借著一腔孤勇創(chuàng)造了大約5個億的成交額,在江湖上小有名氣。
不過很快,就遭遇了第一次滑鐵盧。難以置信,我被人騙了500萬。
事情是這樣的,我初出茅廬,最初就是靠著彼此的信用立下的江湖大旗,對人和事充滿了信任。后來一個叫“坦克”的人混入了我的圈子,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江湖險惡,我的所有部眾都開始背上壞債。
沒有經過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笑談人生。隨著國家對普惠金融的鼓勵與支持,我的幫眾急劇擴大,10個、20個......2012年我有了240多個追隨者。
新鮮血液帶來了新的改變,我采用新的戰(zhàn)略——線下借貸線上融資的模式,彌補了之前的不足,最終再創(chuàng)新高突破了30億。
風起云涌,身心俱疲
(2013-2014)
他們叫我江湖騙子,我很委屈。
2013年國內各大銀行收縮貸款,越來越多的人,從我這看到了好處,他們向我蜂擁而來。就這樣我的圈子又從240左右一下子到了600個左右。當時我很高興,絲毫沒有察覺動亂已經潛藏。
直到我的一些兄弟死的死,傷的傷,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2013-2014這一年,遭遇了出江湖以來的最大職業(yè)危機。眾貸網、酷跑金融、非誠勿貸、伯利亞、中財在線、網贏天下、黃山天下、現貸網、互幫貸這些三教九流,打著我的名義或不務正業(yè),或招搖撞騙,因為逾期提現或資金緊張倒閉或跑路。使我一度陷入自我懷疑之中,是不是我不該來到這個新大陸。
但最初的兄弟“拍拍貸”、“宜信”、“紅嶺創(chuàng)投”一直守在在我身邊,告訴我,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錯。準入門檻低、監(jiān)管缺失及投資人風險意識缺乏都是出現問題的原因。
廝殺突圍,塵埃漸定
(2014-至今)
曾我以為的喜不是喜。還沒擺脫騙子的名號,外部擠壓又面而來。
2014年,我的作戰(zhàn)團已經擴大到1575個。那些曾經觀望或不屑的財團和金融企業(yè)開始投入我的懷抱。以為征服了他們,我就能統一世界,結果……
越來越多的人打著我的名義招搖撞騙,兄弟團之間競爭不斷加劇,大家為了搶客不斷增加獲客成本,2014年一個注冊用戶成本到了60元-80元,比2013年增加了20%-60%。但綜合收益率卻連續(xù)下滑,從21.63%降至16.08%。
看著兄弟們之間激烈的競爭,深感無力,焦慮癥頻頻發(fā)作。
與此同時,國家也開始關注我未來的發(fā)展,各項監(jiān)管細則陸續(xù)出臺。2016年8月24日四部委發(fā)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近日北上廣深接連頒布網貸機構監(jiān)管細則,對我的擴大發(fā)展提出更高要求。
還有更多人指著我的鼻子罵我:見利忘義、唯利是圖、見錢眼開、玉樹臨風、風流倜儻……(后兩個我自己加的)說我:自融、跑路、信息不透明,立假標等等等等等。
深知,我已經站在了風暴中心,那索性我就堵住那風眼兒。
2007-2017悠悠十載,有贊美也有爭議,讓我感動了自身龐大的力量足以扭轉乾坤。(原標題:P2P十載江湖路 風雨飄搖塵埃漸定?)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