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根據廣東證監局最近一期的廣東轄區已報備擬上市公司輔導工作進度表披露,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銀行”)IPO目前狀態為“暫時中止”,進度時間為2017年4月26日。
針對IPO暫止事件,《國際金融報》記者隨即聯系廣發銀行方面,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指導意見,為了保障股權變更過渡期的經營管理穩定,我行上市輔導工作暫時中止。”
總體接近可申報狀態
公開上市,是銀行建立長效資本補充機制、夯實持續發展基礎的重要途徑和必由之路。在我國多數股份制銀行和部分農商行、城商行陸續上市后,一直沒能成功上市的廣發銀行顯得尤其“孤獨”。
而據記者了解,廣發銀行其實早在2011年就正式啟動了IPO事宜,并于當年5月份在證監會進行上市備案。近年來,廣發銀行也一直沒有停止上市的“腳步”。
2013年4月12日,廣發銀行召開股東大會批準授權公司董事會及高管層進行IPO計劃。
2015年的年報中,廣發銀行也表達了IPO上市的強烈態度。
具體顯示為:報告期內,董事會結合上市準備期監管要求,及時披露信息,并以上市銀行標準優化體例結構;在投資者關系管理上根據年度股權事務相對增加和本行處于上市過渡期的實際情況,開展制度建設、細化工作流程、完善股權檔案。
今年4月初,廣發銀行還發布2017年度股份增發公告,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人民幣300億元。這被市場認為是沖擊IPO的前奏。
“我行自2011年啟動上市項目、2013年股東大會審議批準相關議案以來,一直高度重視和積極推進各項準備工作,總體接近可申報狀態。”廣發銀行相關負責人在今日的回復中表示。
“暫時中止”而非“終止”
廣發銀行已為上市籌備多年,然而,這一切在今年4月下旬被突然按下“暫停鍵”。
根據廣東證監局網站披露的《廣東轄區已報備擬上市公司輔導工作進度表》,由中信證券輔導IPO的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狀態為“暫時中止”,進度時間為2017年4月26日。
對此,廣發銀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2016年,廣發銀行發生中國人壽受讓花旗集團與IBM信貸所持股權的重大股權變更,公司治理、發展戰略、組織架構和業務經營均在相應優化調整。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指導意見,為了保障股權變更過渡期的經營管理穩定,該行上市輔導工作才會暫時中止。

《國際金融報》記者翻閱銀監會官網的行政許可后發現,2016年7月,廣發銀行確實發生了較大的股東變動。
具體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受CITIGROUP INC。及IBMCREDIT LLC持有的廣發銀行3,648,276,645股股份。受讓后,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計持有該行6,728,756,097股股份,持股比例為43.686%。
“監管機構發布的表格中,本行狀態為‘暫時中止’而非‘終止’。我行正集中精力加快改革發展,將在綜合考慮內外部環境與需求的基礎上,擇機啟動上市工作,重新提交輔導備案申請,建立資本補充長效機制。”
此外,針對該行不良率連續四年上升,資本充足率存疑的傳言,該行負責人也進行了相應回應。對方表示,目前,該行資本充足率符合監管要求。今年4月啟動規模300億元的增資擴股工作,進一步夯實資本基礎,進一步拓寬了資本補充渠道。
如有相關信息,廣發銀行將按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要求及時通知或披露。(原標題:廣發銀行IPO按下“暫停鍵”,理由是有一筆股權變更……)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